地质
则计算回次采取率,分层深度计算数字一律采用整数,计算方法如下: 回次采取率 =回次岩心长度 /回次进尺长度 100%。 孔内有残留岩心时: 17 回次采取 =本次岩心长 +本次残留岩心长(或减上回次残留岩心长) /本回次进尺 100%。 分层 采取 =分层岩心总长度 /分层进尺总长度 100%。 ⑤、 钻孔偏曲校正可用投影制图法或坐标增量查表计算法,每一测点各影响上下两测点间距的 1/2。
客户档案表 设计 /开发控制程序 QP0402 1 目的 对产品设计 /开发全过程进行策划和控制,确保设计能满足合同或顾客的 要求,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新产品的设计和定型产品的重大改进。 3 职责 营销部负责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 技术质量部经理负责设计 /开发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并负责各阶段评审报告的审查和批准。 技术质量部是产品设计的归口部门
勘探,以学习使用地质雷达的操作使用方法;第三种勘探方法为目前使用比较多的高密度电法,这也是我们本次实习主要实习的勘探方法,高密度电法的勘探场地为学校南门附近的空闲场地,我们将在那里进行详细的高密度电法的勘探工作;最后,我们通过目前也利用非常多的地震勘探法进行勘探实习,地震勘探法多用于天然气、石油等勘探任务,是我们必须掌握并了解的勘探方法。 最后,我们将综合几种勘探方 法的数据
科目,同时将其应分摊的管材成本差异计入使用单位生产成本。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管材日常核算的地勘单位,领用在库新管材时,可采用 加权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 、 个别计价法 等方法计价,按实际成本由 管材 —— 在库管材 科目转入 管材 —— 在用管材 科目。 、退回、送修以及在使用单位之间转移时,可只在 在用管材管理卡片 上作辅助登记,不作账务处理。 ,直接计入 在库管材成本。 在用管材的修理费用
场测试 现场数据采集 工作 按 下列 步骤进行 : 1 根据准备阶段设计的观测系统,确定所有接收点和炮点的位置,并作出相应标识 ,通知施工单位钻孔。 2 绑制炸药。 为消除雷管起爆延时的影响, TGP206 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数据采集采用触发线炸断式触发方式,这就要求 将 触发 回路 线 绑在炸药上 ,这一工作应在现场完成。 3 检查炮孔质量,具体注意以下方面: ( 1) 检查 孔位、孔深、孔径、
上回次进尺 当换层回次采取率为 100%时,计算公式为: 换层孔深 =上回次终止孔深 上回次残留岩心长 空回次换层时,计算公式为: 换层孔深 =上回次终止孔深 +空回次进尺的二分之一(可据具体情况而定)。 每钻进一定深度,见重要标志层、见矿、处理重大孔内事故后和终孔时,都应进行孔深校测。 孔深误差较小时,在最后回次一次校正为校测深度;误差较大时,可在该校测间隔区段
≤30m 取样深度> 30m 1 取土 锤击法厚壁取土器 试样规格 ф=80~ 100mm L=150~ 200mm 件 40 50 静压法厚壁取土器 ф=80~ 100mm L=150~ 200mm 65 95 敞口或自由活塞薄壁取土器 ф=75mm L=800mm 310 460 水压固定活塞薄壁取土器 ф=75mm L=800mm 420 620 固定活塞薄壁取土器 ф=75mm
86 夹层 87 交互提取曲线值 89 交互提取某一深度所有曲线值 90 多井处理中的取值 90 从小层提取提取曲线特征值 93 数字化程序 94 产生新井文件 95 设置数字化仪 95 数字化操作 96 第 3 章 预处理和处理 99 校深 100 可视化校深 101 批处理校深 101 环境校正 103 交会图 106 方法原理 106 频率交会图和 Z 值图 106 直方图 108
预报 方法选择 地质复杂隧道的预测预报应坚持隧道洞内探测与洞外地质勘探相结合、地质方法与物探方法相结合,开展多层次、多手段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不同地质灾害的预报方式可采用: A 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声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测、超前水平钻探等手段进行综合预报。 B 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辅以红外探测、地质雷达
2.大地坐标数据加载过程 ........................................................................ 62 3.大地坐标图绘制步骤 ............................................................................ 63 4. 实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