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
监控点位布设原则 1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1996) :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 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 车间或车间 处理设施排放口 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 到本标准要求 (采矿行业的尾矿坝出水口不得视为 车间排放口 )。 电镀废水监测要点 监控点位布设 《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219002020) 废水 和废气的采样,应根据 监测污 染物的种类
风时除外),但这种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随着工程的建成完工而消失。 施工场地周围环境敏感点较多,为最大程度减轻扬尘的污染,施工单位应贯彻执行“清洁生产”的要求,通过采取对施工场界进行临时护挡措施,使原料堆场、建筑施工现场、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无组织排放得到有效 控制。 定时对建筑现场地面及时用水喷淋降尘,可以有效防止建筑扬尘的产生。 建筑施工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有遮挡、篷盖等措施
制下加碱液,将 PH 调至 12~13左右,加入 次氯酸钠进行破络,反应为 2 到4 个小时 ,加入 混凝剂,使氢氧化物形成大颗粒矾花,提高固液分离的速率。 经沉淀池 2泥水分离后,将上清液排出至 调节池 4,与其他废水均匀混合。 再进行处理。 沉淀池表面负荷取 m3/ m2. h。 ③ 油墨 废水 处理废水量: 200m3/d 引入调节池 2, 处理形式:连续式,时处理能力为
電極電位在熱力學的表示法 •電極反應是由氧化反應及還原反應所組成 . • 例如 Cu <=> Cu+++2e 還原狀態 氧化狀態 可用下列二式表示之 : • Cu(R) → Cu+++2e 氧化反應 • Cu← Cu+++2e 還原反應 • E=E0RT/F ln aCu++/aCu 界面電性二重層 •在金屬與溶液的界面處帶電粒子與表面電荷形成的吸附層
法搭配使用,那么生物方法将是一个比较经济的处理工艺。 、水质分析及现有工艺概述 该企业采用传统的电镀生产工艺,废水中氰离子、六价铬离子、铜离子、锌离子等含量较高,另外由于生产中使用大量的抛光剂导致废水中 COD 在 1500 以上。 现在的水处理工艺采用混凝沉淀的传统物化工艺,该工艺对六价铬离子和氰离子去除效果较好,但是对铜离子、锌离子、铁离子等去除效果不佳。 并且该工艺对 COD去除效果有限
本,提高处理的稳定性,方案决定对该电镀废水分开进行预处理。 分为如下四股: 还原池 混凝池 沉淀池 达标排放 含铬废水 硫代硫酸钠 含氰废水 一级破氰 NaOH+NaClO3 二级破氰 混凝池 H2SO4 沉淀池 达标排放 综合废水 中和池 沉淀池 达标排放 8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酸碱废水:是镀前金属表面处理时产生的大量含铁离子、铜离子、锌离子、酸 碱、表面活性剂、油类等污染的废水。
妥善怨桌预哄冈株岩肘缎鄂闽鞍科绥帧焊囱痉赢陡睁晕靳霓娩潭羚轧鬼中 窖洗讳世朵校锦终紫阉鹰悍互忻敲拽愤匀点港罕瞄脏佑下颁孜燃涸 167。 PLC 的选型 „„„„„„„„„„„„„„„„„„„„„„„„„ ..19PLC在电镀生产线上的应用 (毕业设计 )2 扬州市职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PLC在电镀生产线上的应用系 别:汽车与电气工程系专 业: 电气自动化 班 级: 09
改革和综合利用,并着手处理镉和其他金属。 第三阶段从 70 年代起,开始研究从根本上控制污染的技术,以防为主,改革电镀工艺,研究废水的闭路循环。 在工艺改革上用低浓度工艺代替高浓度工艺(如低铬代替高铬镀铬),用无毒或低毒材料的电镀工艺代替有毒材料的工艺(如以无 氰工艺代替有氰工艺)。 目前一般用下述方法处理电镀废水: ⑴化学法 向废水中投加药剂
具体操作方法 1. 配制电镀溶液 普通镀镍溶液: NiSO47H2O 140~170g/L H3BO3 25~35g/L NaCl 7~12g/L MgSO47H2O 20~30g/L Na2SO4l0H2O 60~80g/L pH ~ 化学实 验 教 学 中 心. . 将铜阴极和镍阳极均用金相砂纸打磨光亮,用水冲洗干净。 量取 250mL普通镀镍溶液注入 267mL梯形槽中,装上阳极、阴极试片
大,运行费用高,污泥产生量大等问题,处理后的水难于达标排放。 电解法是利用金属的电化学性质,在直流电作用下而除去废水中的金属离子,是处理含有高浓度电沉积金属废水的一种有效方法,处理效率高,便于回收利用。 但该法缺点是不适用于处理含较低浓度的金属废水,并且电耗大,成本高,一般经浓缩后再电解经济效益较好。 蒸发浓缩法是对电镀废水进行蒸发,使重金属废水得以浓缩,并加以回收利用的一种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