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
CH3COO+H+ K= 105 H2S ⇌ H++HS HCO3 ⇌ H++ CO32 K2= 1011 K1= 107 H2CO3 ⇌ H++HCO3 HS ⇌ H++ S2 K1= 108 K2= 1012 H3PO4 ⇌ H++H2PO4 H2PO4 ⇌ H++HPO42 HPO4 ⇌ H++PO43 K1= 103 K2= 108 回答下列各问: K3= 1013 ( 1) 、
弱碱 OH— + 弱碱阳离子 变化实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研究对象 水解平衡 电离平衡 研究对象 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 影 响 因 素 温度 浓 度 加水 加入同种离子 加入与产物反应的微粒 续前表: 升温 ,离子浓度增大 升温,促进水解 促使电离,离子浓度减小 促进水解 抑制电离 抑制水解 促进电离 促进水解 应用举例: 4. 在 H2S 的饱和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① H 2S H + +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电解质饮料用水将一组化合物溶解,制成电解质饮料。 此饮料可补充人体新陈代谢的消耗。 其电解质成分有钠离子、钾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柠檬酸盐、蔗糖、葡萄糖、维生素 C 及维生素 中各种离子成分的比,即钠:钾:镁: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为?/7:35:13:56:13:57,以毫克当量计算。 为了改进口感,可往饮料中加入柠檬风味剂。
哪些离子可以相互结合。 弱酸弱碱盐 CH3COONH4 = NH4+ + CH3COO - H2O OH + H+ + CH3COOH + 一、盐类的水解 1. 定义: 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 出来的 H+或 OH结合生成 弱电解质 的反应 2. 条件: ①盐必须溶于水 ②盐必须有“弱”离子 3. 实质: 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吸热反应 ) 促进水的电离 一般模式: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c三点溶液的 pH: a> b> c B、 用湿润的 pH试纸测量 c处溶液的 pH值,比实际 pH值偏小 C、 a、 b、 c三点溶液用 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a> b> c D、 若在“ O”点醋酸双聚成八元环分子,则其结构为: 影响因素 ( 1)内因: ( 2)外因: 二、电离平衡 ①温度升高,有利于电离 ②浓度越稀
酸分子为 103 摩,则该温度下酸的电离度为 [ B ] A、 10% B、 % C、 % D、 1% 1在相同温度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的 4 种稀溶液:① Na2SO② NaHCO③NaHSO④ Na2S 中所含带电微粒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D ] A ① =④ ③ =② B ④ ① ③ =② C ① =④ ③ ② D ④ ① ③ ② 1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弱酸的钠盐( NaR、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c三点溶液的 pH: a> b> c B、 用湿润的 pH试纸测量 c处溶液的 pH值,比实际 pH值偏小 C、 a、 b、 c三点溶液用 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a> b> c D、 若在“ O”点醋酸双聚成八元环分子,则其结构为: 影响因素 ( 1)内因: ( 2)外因: 二、电离平衡 ①温度升高,有利于电离 ②浓度越稀
击进入相应模块【 解析 】 金属导电是因为金属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电解质溶液(或者熔融态)导电是因为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在固态的离子化合物中,虽然有阴、阳离子,但由于强烈的静电作用,离子并不能自由移动。 因此 NaCl晶体、CuSO4 5H2O晶体都不导电。 像醋酸、硫酸等在液态时不导电,因为其在液态时以分子形式存在不发生电离,无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而在水溶液中能导电
由水电离产生的 C(H+)=109 mol/L,则此溶液有可能是( ) A、 HCl B、 NaCl C、 NaHSO4 D、 NH4Cl D AC 例: 例 1:常温下,浓度为 1 105mol/l的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 H+)是多少。 例 2:常温下,浓度为 1 105mol/l的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OH)是多少。 例 3:常温的某无色溶液中 ,
+H+ K= 105 H2S ⇌ H++HS HCO3 ⇌ H++ CO32 K2= 1011 K1= 107 H2CO3 ⇌ H++HCO3 HS ⇌ H++ S2 K1= 108 K2= 1012 H3PO4 ⇌ H++H2PO4 H2PO4 ⇌ H++HPO42 HPO4 ⇌ H++PO43 K1= 103 K2= 108 回答下列各问: K3= 1013 ( 1) K只于温度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