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计
Transmission frequence characteristic 厅堂内各测点处稳态声压级的平均值,相对 于扩声系统传声器处声压级或扩声设备输入端电压的幅频响应。 3 传声增益 Sound transmission gain 扩声系统达到可用增益时,声场内各测量点处稳态声压级的平均值与扩声系统传声器处声压级的差值。 4 声场不均匀度 Sound field nonuniformity
学和实验设备配电 一般规定 本章适用于教育建筑中电压为 1kV 及以下常用教学和实验设备的配电设计。 常用教学和实验设备的配电设计应满足设备功能需求,且设备配电应安全可靠。 常用教学和实验设备的配电设计应采用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技术成熟的电气产品。 一般规定 本章适用于教育建筑中电压为 1kV 及以下常用教学和实验设备的配电设计。 常用教学和实验设备的配电设计应满足设备功能需求
肅芆 蒂虿羁 芅薄 薂袇 芄 芃螇 螃 芃 莆 薀肂 节蒈螅 羈莁薀薈 袄 莁芀螄螀羇莂薆蚆羆 薅螂肄 羅 芄 蚅羀羅莇袀袆羄葿蚃 螂 羃薁蒆肁羂芁 蚁 羇肁莃蒄袃 肀 蒆 蚀 蝿 聿 芅蒂螅聿 莇 螈肃 肈蒀薁罿 肇 薂螆 袅肆节 蕿螁膅莄螄 蚇膄蒆 薇 羆膃膆 螃袂 膃莈薆 袈膂 蒁袁 螄膁薃蚄 肃膀 芃 蒇 罿 腿莅蚂袅芈蒇 蒅螀芇膇 蚀 蚆芇 艿 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5. 2. 6 塑料管和塑料线槽及附件。 应采用氧指数大于 ” 的难燃 型制品。 5. 2. 7 金属管和金属线槽布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5. 2. 7. 1建筑物顶棚内的布线必须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 5. 2. 7. 2 明敷于潮湿场所和埋地敷设的金属管布线,应采用水 煤气管。 明敷和暗敷于干燥场所的金属管布线可采用电线管。 5. 2. 7. 3 交流线路应将同一回路的所有相线和中性线穿于同
设计规范》 第 条 一级负荷的供电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 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二、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 ,尚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将其它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第 条 一级负荷的供电要求。 一、本款对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作了较明确的规定,即两个电源不能同时损坏,因为只有满足这个基本条件
源供电,从附近两变电站引入两回路,并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 其它动力设备、照明用电为三级负荷。 负荷计算 负荷计算一般采用需要系数法。 照明负荷计算:采用单位面积功率法 每层配电箱有功 WSPe ( ) 计算电流 : c os3380 exj PkI ( ) 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 exPkP ( ) PtgQ ( ) 22 QPS ( ) 配电干线计算负荷
供电时间可分别选择下列应急电源: a.静态交流不间断电源装置适用于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毫秒级的供电。 b.带有自动投入装置的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门馈电线路,适用于允许中断时间为1.5s以上的供电。 c.快速自起动的柴油发电机组,适用于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15s以上的供电。 3.1.10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应做到当发生电力变压器故障或线路常见故障时不致中断供电(或中断后能迅速恢复)。
物物 的的 一一 层层 时时 , 通通 向向 相相 邻邻 房房 间间 或或 过过 道道 的的门门 应应 为为 乙乙 级级 防防 火火 门门。 4 配配 变变 电电 所所 位位 于于 地地 下下 层层 或或 下下 面面 有有 地地 下下 层层 时时 , 通通 向向 相相 邻邻 房房 间间 或或 过过道道 的的 门门 应应 为为 甲甲 级级 防防 火火 门门。 5 配配 变变 电电 所所
对于发电机出口的两相短路或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自耦变压器等回路中的单相、两相接地短路较三相短路更严重时,应按严重情况校验。 二、 110KV 侧断路器的选择 在本设计中 110KV 侧断路器采用 SF6高压断路器,因为与传统的断路器相比 SF6高压断路器具有安全可靠,开断性能好,结构简单,尺寸小,质量轻,操作噪音 小,检修维护方便等优点,已在电力系统的各电压等级得到广泛的应用。 110KV
S ≤ 400 S / 2 400 < S ≤ 8 00 200 S > 800 S / 4 等电位联结 总等电位联结 局部等电位联结 总 等电位联结 线路最小允许截面表( mm2) 截 面 材料 干线 支线 铜 16 6 等电位联结作用分析 PEMa RaLbPEcBmIdIdPEMa RaLbPEcBmId39。 BL图一 图二Bm :总 等电位联结端子板 Bm :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