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
的 实质是由线圈的自感现象引起的 . 直流电通过线圈时 , 电流的大小 、 方向都不变 , 线圈中不产生自感电动势 , 也就没有感抗 . 特别提醒: 当电容器与直流电源的两极相连接时 ,接通的瞬间因电容器充电产生瞬时电流 . 充电完毕后 , 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与电源两极间电压相等 ,电路中没有电流 . 即时应用 (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 1 . 直流电源的电压与交流电源电压的有效值相同
3、容器两板间的电场可以认为是匀强电场,且 E= 4、测量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的仪器静电计电容器充电后,两板间有电势差 U,但 U 的大小 用电压表 去测量(因为两板上的正、负电荷会立即中和掉) ,但可以用静电计测量两板间的电势差,如图 所示静电计是在验电器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静电计由 的两部分构成,静电计与电容器的两部分分别接在一起,则电容器上的电势差就等于静电计上所指示的 ,U
3、电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简称电容B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C电容器的电容由电容器本身的因素决定,与电容器是否带电无关D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 1 V 时电容器需要带的电荷量2一个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距离为 d,正对面积为 S,充以电荷量 Q 后,两极板间电压为 U,为使电容器的电容加倍,可采用的办法是()A将电压变为 U/2 B将带电荷量变为
交流的频率越高 ,电容器对交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小, 容抗越小。 ( 1)隔直电容:隔直流,通交流。 ( 2)高频旁路电容:让高频交流信号通过电容,而将低频信号送到下一级。 作用:通高频,阻低频。 ( 3)公式: fCX C 21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小结: 通直流 , 阻交流 通低频, 阻高频 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通交流 , 隔 直流 通高频 ,阻低频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 低频扼流圈和高频扼流圈 A、 构造:线圈绕在铁心上,匝数多,电阻小。 ( 1)低频扼流圈 B、 作用: “ 通直流、阻交流 ”。 ( 2)高频扼流圈 A、 构造:线圈绕在铁氧体上,匝数少 B、 作用:通过低频,阻高频。 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 \电感对交流电的影响 .asf 二 、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 1)演示实验: 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 \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 .asf
电阻,而且有线圈的阻碍作用 ( 感抗 ) ,阻碍作用增大,电流减小. 6 . ACD L 是一个自感系数很小的高频扼流圈,其作用是“ 通低频,阻高频 ” , A 正确; C 是一个电容很小的电容器,在题图示电路中,对高频交流的容抗远小于对低频交流的容抗,其作用是 “ 通高频,阻低频 ” , C 正确;因电路中无直流电流,B 错误;由于 L 对高频交流的阻碍作用和 C 对高频交流的旁路作用
EV30210 41114 RQq)RR(q 球心的电势也可由三个表面的电势迭加求得。 Aq q1ROB 2R3RqQ(下一页) 球壳外表面带电 ② 用导线连接 A、 B,再作计算 :3Rr 33300 4RRo RqQE d rE d rV3Rr 204 rqQEr rQqE d rV04qQ 0E连接 A、 B, 中和
体积小;有极性,易漏电。 (符号为: ) ( 2) 击穿电压:加在电容器两极上的极限电压。 ( 1)额定电压:电容器长期工作所能承受的电压。 一般情况下,工作电压应低于击穿电压。 感应起电机 莱顿瓶 现在叫 “ 电容器 ” 小结: 电容器是电器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关键元件之一。 任何两个相近又彼此绝缘的导体均可认为是一个电 容器 (如一段双股塑料电线,两股平行的输电线等) ,其 容量 ——
.保持 K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电场的电场强度减小 B. 保持 K接通 , 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 , 则极板上的电量增大 C. 断开 K, 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 , 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 D. 断开 K, 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 , 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 K R E + 03年江苏高考 B C 00年全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将两极板的间距加大,电容将增大 (
放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充、放电过程中,外电路有瞬时电流 B.充、放电过程中,外电路有恒定电流 C.充电过程中电源提供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D.放电 过程中电容器中的电场能逐渐减少 某一电容器标注的是: “300 V, 5 μF”,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容器可在 300 V以下电压正常工作 B.该电容器只能在 300 V电压时正常工作 C.电压是 200 V时,电容不是 5 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