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
2、电表的 3 进行校准,校准时需选取的刻度为 .0 池的电动势为 ,内阻忽略不计;定值电阻 值分别为 300 和 1 000 ;滑动变阻器 大阻值分别为 750 和 3 000。 则 的电阻, R 应选用最大阻值为_ 的滑动变阻器。 (3)若电阻 2中有一个因损坏而阻值变为无穷大,利用图(b)的电路可以判断出损坏的电阻。 图(b)中的 R为保护电阻
电阻 电阻 (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那么电阻就越大 ,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 国际单位 :欧姆 (Ω)。 常用 :兆欧 (MΩ),千欧 (KΩ)。 1兆欧 =103 千欧。 1 千欧 =103 欧 .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和温度 (R 与它的 U和 I 无关 ). 滑动变阻器 : 原理
量程;使用时,绝对禁止不经过用电器将它的两个接线柱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6.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数学表达式I=I1=I2.并联电流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数学表达式I=I1+I2二、电压U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主单位是伏特,国际符号是V.1kV=103V=106mV.;一节铅蓄电池的电压是2V;照明电路(或称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36V.电压表(
各处电压之和 ) ③电阻 :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如果 n 个等值电阻串联 ,则有 R 总=nR ④分压作用 :=。 计算 U1,U2,可用 :。 ⑤比例关系 :电流 :I1:I2=1:1(Q 是热量 ) 6)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 :(指 R1,R2 并联 ,并得越多 ,电阻越小 ) ①电流 :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 ②电压
A V RX A V P RX M N 设电压表连接在 P、 M两点时,电路中两表读数分别为 IM、 UM而电压表连接在 P、 N两点时,电路中的两表读 数分别为 IN、 UN, △ I=|INIM|,△ U=|UNUM| 1) △ I/ IM> △ U/ UM,说明接 P、 M点时的电压表分流 大于接 P、 N点时的电流表分压所产生的误差,应采用内 接法即 P、 N接法。 2) △ I/
测电阻两端电压变化从 0开始,或要求被测电阻两端电压变化范围尽量大时用分压。 三、如何选电学实验器材 选择电学仪器总的原则是要考虑安全因素和兼顾误差因素。 电表的量程: 从安全因素讲,使用中不要超过表的量程。 但并不是量程越大越好,因为过大的量程使得表的指针
75W B、 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 A C、 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小功率为 45W D、 电路总电阻的变化范围为是 0Ω~ 20Ω ( 1) 只闭合开关 S2时 , 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 电路中的电阻范围是多大。 ( 2) 电路中闭合哪些开关时 , 电流表示数可 达。 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 电阻是多少。 ( 3) 灯 L在各种情况下使用时 , 最小功率为 多大。 例题 7:如图 7所示电路中 ,
实验要求: 1. 连接电路前开关断开,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处在阻值最大处; 2. 电压表量程不能超过电源电压; 3. 注意控制变量: ⑴研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关系时,保持 R2不变,改变 R1值,移动滑片保持 AB两端电压不变,确定各电阻上的电压分配与电阻值的正比关系; ⑵研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关系时,保持 R2不变,改变 R1值,移动滑片保持干路总电流不变
; 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路径图 电路的三种状态: ⑴ 通路: ; ⑵ 开路: ; ⑶ 短路: ; ① ; △ 短路的效果: ② ; 接通的电路; 断开的电路; 效果: 电路中 有 了电流。 效果: 电路中 没有 了电流。 电流 没有 通过用电器; 电路中 有很大的 电流,可能烧坏电源。 可以改变电路的连接方法 ( 规定) ⑴ 把两个灯泡 ,然后接到电路中。 —— 串联 ( 灯泡 串联) ⑵
; 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路径图 电路的三种状态: ⑴ 通路: ; ⑵ 开路: ; ⑶ 短路: ; ① ; △ 短路的效果: ② ; 接通的电路; 断开的电路; 效果: 电路中 有 了电流。 效果: 电路中 没有 了电流。 电流 没有 通过用电器; 电路中 有很大的 电流,可能烧坏电源。 可以改变电路的连接方法 ( 规定) ⑴ 把两个灯泡 ,然后接到电路中。 —— 串联 ( 灯泡 串联) 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