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
( 5)分析和论证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 6)交流评估 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 操作中有没有失误。 测量数据和所得的结论是不是可靠。 U1+U2=U3 二 .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 1)提出问题 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跟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 2)猜想或假设 (仿照水压) ( 3)设计实验 —— 电路图 测量 L1两端的电压 测量 L2两端的电压 总电压
规 则 3个 3个 3A和 3A: : 串联在电路中 “ +” 入“ ”出 被测电流不能超出电流表量程 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 3V和 3V: 15V: 并联 在电路中 “ +” 入“ ”出
电压表有几个接线柱。 哪几个是正接线柱,哪几个是负接线柱。 电流从哪里流入,从哪里流出。 电压表有几个量程。 电压表的量程。 最小刻度。 电压表的量程。 最小刻度。 观看 FLASH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用“大量程”试触 并联 从“ +”接线柱流进,从“
阻两端的电压是 3伏,又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是 ,求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 ,完成下列表格。 次序 电压 U/V 电流 I/A 电阻 R/Ω ( 1) 2 ( 2) 10 2 ( 3) 3 5 I R U = 4 5 15 5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 A, 则该电阻器的电阻应是多大。 如果两端的电压增加到 20V, 此时这个电阻器的电阻值是多大。 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大。 U2=20V R=?
2:电压一定时,电流 跟电阻成反比。 德国物理学家姆研究了 电流与电压、电阻 的关系 , 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个结论叫。 欧姆定律 德国科学家欧姆 在 1827年得出了如下结论 : 它可写成公式 ____________。 I = — U R 公式可变形成: U=IR R= U I 公式中 U的单位是 , I的单位是 ,R的单位是。 伏 安 欧
电压表有几个接线柱。 哪几个是正接线柱,哪几个是负接线柱。 电流从哪里流入,从哪里流出。 电压表有几个量程。 电压表的量程。 最小刻度。 电压表的量程。 最小刻度。 观看 FLASH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用“大量程”试触 并联 从“ +”接线柱流进,从“
反向放电,损坏仪表。 48对绝缘的检查性试验方法,除本章所述者外,还有哪些可能的方向值得进行探索研究的 ?请开拓性地、探索性地考虑一下,也请大致估计一下这些方法各适用于何种电气设备,对探测何种绝缘缺陷可能有效。 答:略 49 综合计论:现行对绝缘的离线检查性试验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探索一下:对某些电气设备绝缘进行在线检测的可能性和原理性 方法。 答:不足之处: 需要停电进行
弥补原来那个产生电子崩并已进入阳极的电子,则放电达到自持放电。 ( 2分) 即汤逊理论的自持放电条件可表达为γ( eas1) =1。 ( 1分) 30. 电子式极化:极化时间短( );无能量损耗( );温度影响小( 分);存在于所有介质中( 1分)。 偶极子极化:极化时间较长( );有能量损耗( );受温度影响大( );只存在于极性介质中( 1分)。 31. 介质损耗的基本形式有:电导损耗
式 两类。 工频高压试验的常用的调压供电装置有: 自耦变压器 、 感应调压器 、 移卷调压器 、 电动 发电机组。 高压试验室中通常采用将工频高电压经 高压整流器 而变换成直流高压,利用 倍压整流原理 制成的 直流高压串级装置 来产生更高的直流试验电压。 220kv 及以下的高压电气设备所用的标准操作冲击电压波及其产生方法可分为 非周期性双指数冲击长波 、 衰减振荡 波 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