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秤
采用方案一可以达到设计要求,而且能够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3) 显示模块 方案一 使用 8 位数码管作为显示,此方案利用数码管显示物体重量,简单可行,可以采用内部带有模数转换功能的单片机, 数码管要正常显示,就要用 驱动电路 来驱动数码管的各个段码。 由此设计出的重量测量系统,硬件部分简单,接口电路易于实现,并且在编程时大大减少程序量,在电路结构上只有简单的输出输入关系。 缺点是:硬件部分简单
片机由 运算器 ,控制器,存储器, 输入输出设备 构成,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 最小系统 ),和计算机相比, 单片机 缺少了 外围设备 等。 概括的讲:一块 芯片 就成了一台计算机。 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学习使用 单片机 是了解 计算机原理 与结构的最佳选择。 它最早是被用在工业控制领域。 从上世纪 80 年代,由当时的 4 位、 8
变计、称重传感器、称重显示器生产技术 )进入我国,这对电子秤的进一步普及和提高必将产生积极的、巨大的影响。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电子秤的系统结构及其分类,还有电子秤的现状等。 电子秤的系统由 由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组成。 电子秤属于日用衡器,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电子秤产品总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 ; 其技术性能趋向是速率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
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流。 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 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 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 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
大 5nA 高共模抵制 CMR 最小 120dB 输入保护至 177。 40V 图 28 INA128 引脚图 宽电源电压范围 177。 至 177。 18V 低静态电流 700181。 A 8 引脚塑料 DIP 和 SO8 封装 放大器增益 G=1+50k/Rg,通过改变 Rg 的大小来改变放大器的增益。 因为放大的倍数是 1000,所以大致选用 50 欧姆的电阻就可以了。 基于以上分析
有重现性;稳定可靠。 就以上要求本设计所使用的称重传感器为 YZC1B型传感器,该传感器是 10kg量程的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在激励电压为 5V的条件下输出,满量程时输出为 10mV,该称重传感器的实物如图 22。 图 22 称重传感器实物图 其结构为由电阻应变片搭接的惠更斯全臂电桥贴于铝块载体上。 应变片是镍铬丝或康铜丝绕成栅状(或使用薄金属箔腐蚀成栅状)夹在两层绝缘的薄片中制成。 YZC1B
合,产生新的品种和规格。 这种模块 化组合不但提高了产品的通用性和可靠性,而且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智能化:与电子计算机组合或开发称重用计算机,利用计算机的智能来增加称重显示控制的功能,使其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推理、判断、自诊断、自适应、自组织等功能。 集成化:对于某些品种和结构的电子衡器,可以实现承载器与称重传感器一体化或承载器、称重传感器与称重显示控制器一体化。 综合性
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6 / 55 全体党员中开展 “ 两学一做 ” 学习教育打基础的工作,俗话说 “ 基础不 牢、地动山摇 ” ,把党员组织关系排查清楚,把底数摸清楚就是最基础的事情,我们在座的各位不一定就对辖区的党员队伍情况就十分清楚。 大家要跳出思想误区,把这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集中人力精力,按照上级有关要求,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 二是措施谋划不实。
(3) 漂移 称重传感器也产生与时间相关的漂移。 目前常用的称重传感器有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压力传感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选用时应按稳定行、精度登记、寿命和安装环境要求考虑,其主要特点如下: (1)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稳定性较差,精度和灵敏度较高,寿命较短,对环境要求苛刻,不易长距离传输。 (2)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稳定性好,精度和灵敏度高,寿命长,但大量程的压力传感器尚待进一步研究。
、总价等。 因此,我们需设置 8个按键。 即“测量键”,“元键”,“角键”,“分键”,“单价显示键”,“总价显示键”,数字“ +”键 , 数字“ ”键。 本课题是由吴佳玲同学和我完成,我着重介绍软件部分。 3 系统软件设计 设计目标 在系统硬件设计的基础上,要实现系统功能,程序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并不高,而且涉及计算问题,我们采用单片机 C 语言进行程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