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
率 越亮 P=U/I 实验次数 实验要求 发光情况 电压 U( V) 电流 I( A) 电功率( W) 1 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2 小灯泡电压是额定电压 3 小灯泡电压低于额定电压 不同 较亮 很亮 较暗 (四)反馈评估 问:测量电阻多次测量是为了求平均值 减小误差 , 这次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比较在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功率和发光情况 . 寻找规律。
( RJ) 针对训练 1 . [ 201 1 福州中考 ] 如图 5 - Z - 7 所示 , 几个同学在只有电流表或电压表时 , 利用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 R0设计了四个测未知电阻 Rx的电路 , 其中不可行的是 ( ) 图 5 - Z - 7 C 专题五 ┃ 巧测电阻 物理 新课标( RJ) [ 解析 ] C A 项中, I 0 = I x ,即:U 1R 0=U 2R x,得 R x =U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测电阻的电路,图中①是 表, ②是 表。 为使①表的读数减小,滑片 P应向 移动。 为使②表的读数增加 P应向 移动。 1 2 P Rx 电流表 电压表 右左练习 一个 20Ω的电阻,接在 4节干电池串联的电源上,要测这个电阻中的电流和两端电压,则电流表量程应选 ,电压表的量程应选。 0~0~15V 如图:闭合两个开关,看到的现象是 ; 点燃两酒精灯,在加热过程中发现。 A A
路元件连接起来。 要求当开关 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 移动时,灯泡的亮度 变亮。 变式试题: (目标 3)如图 6所示,是某次实验已完成的部分电路的连接。 现要求:电流表测电路中灯泡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为 ,电路接通后, 向右移动 变阻器滑片时,电流表示数 变大 ,灯的 变亮。 请根据按要求完成电路实物的连接,并在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符号图。 (二)、图表图像 (目标
能断了或灯座与灯泡接触不良 实验过程 电路连接: 摆 连 调 检 + - S P Rx 故障 7: 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他发现灯泡变亮了, 而电压表的示数却减小了。 判断: 将电压表错接在了滑动变阻器两端。 故障 8: 开关闭合 ,灯不亮 ,电流表有示数 ,电压表无示数。 判断: 灯泡短路 实验过程 测量与计算: 摆 连 调 检 测 算 1 2 3 平均值 电压( V) 电流(
故障 4: 滑动变阻器滑动时,电表示数及灯泡亮度无变化。 判断: 滑动变阻器没有 “ 一上一下 ” 连接。 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次序 电压 U/V 电流 I/A 电阻 R/Ω ( 1) 1 ( 2) ( 3) 2 上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 ,则被测电阻的阻值应为 _________ 强调: 对于定值电阻要多次测量 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如果不是定值电阻而是一个小灯泡应如何测量。 和定值电阻有什么不同
位及换算 ( 3)定值电阻的符号: 那么,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 —— 先猜想一下。 猜想一 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 长度 有关 猜想二 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 粗细 有关 猜想三 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 材料 有关 通过比较 灯的亮暗 来判断,如灯 亮 ,则对电流阻碍作用小, 电阻小。 通过比较 电流表中电流的大小 ,如 电流大 ,则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电阻小。 既可比较 灯的亮暗
请大家动手设计一下,画在练习本上 设计实验 把电路图连成实物图 A V 温馨提示: •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到最大阻值处 •要及时记下数据 实验次序 电压 U/V 电流 I/A 电阻 R/Ω R平均值 1 2 3 表格 1:测量电阻器的电阻 进行实验 收集数据 如果我想测一个小灯泡的电阻,电路该怎样呢。 这里滑片移动时可以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A V 测电阻器电阻 A V
你认为测量定值电阻时 ,怎样 减小实验误差。 ② 在本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和 “ 探究电流与电阻电压关系 ” 时的多次实验目的是否相同。 如果不同,请你分别说出这两次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③ 将上述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灯泡,用同样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 多测几组数据, 发现用这几次实验数据计算出的电阻,差别较大, 你如何解释。 三、课堂检测 电阻实验的原理是
表示为 1: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 电流 与导体两端的 电压 成 正比。 2: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 电流 与导体的 电阻 成 反比。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 关系。 结论 1: 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应注意: ( 1)这里的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不能说一个导体中的电流跟另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 2) 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