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
受到影响 D、 大肠内积存着食物残渣 C 25℃ 的室温下移至 4℃的环境中,两者的耗氧量发生的变化是 ( ) ,小白鼠减少 ,小白鼠增加 D 6.(广东 04) 试填空完成 下图所示的炎热环境、 寒冷环境引起人体体 温调节的生理机制。 图中的数字分别表示 相应的生理活动。 ① 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 ④
散热困难 ,引起体温升高 . (中暑 ) 人体在冷热环境中的功能障碍 实例二: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摄入量 /ml 排出量 /ml 来自饮水 1300 来自食物 900 来自物质代谢 300 由肾排出 1500 由皮肤排出 500 由肺排出 400 由大肠排出 100 共计 2500 共计 2500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渗透压感受器 下丘脑 大脑皮层 垂体
定的体温散热结构和产热结构各有什么变化呢。 如果是在炎热的环境中呢。 寒冷 正常体温 炎热 血管 _____,皮肤血流量 _____,皮肤温度 _____,汗腺 分泌 —— ,散热量 ____ 血管 ____,皮肤血流量_____,皮肤温 ______,汗腺分泌 ____,散热量 ____ 收缩 减少 下降 减少 舒张 增加 上升 增加 减少 肌肉和肝脏等产热 _____ 增加 肌肉和肝脏等产热
人 ,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降低体温 ,下列哪种措施是错误的 ( ) ,增加排汗量 ,但与人体体温 最接近的是( ) ( ) ( ) 水的来源: 1)饮水 1300 mL/D 2)食物 900 mL/D 3)物质代谢 300 mL/D 主要来源 实例一: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水的排出: 1) 肾 1500mL/D 尿液 2) 皮肤 500mL/D 无明显出汗,皮肤蒸发 3) 肺 400mL/D
甲状腺激素 和 肾上腺素 增加 → 代谢增强 →产热量增加 体温的调节 炎热: 体温的调节 炎热 皮肤 温觉 感受器兴奋 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的分析综合 刺激 传入神经 皮肤 血管舒张 → 血流量增加 → 散热增加 汗腺分泌增多 → 散热量增加 体温的调节 小结 • 1: 低温环境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高温环境下,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散热来实现体温稳态的。 • 2
境中 战栗和使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增加汗的分泌,使皮肤的血管舒张 增加散热 体温下降 回到正常的体温 体温回升 温觉感受器兴奋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分泌减少 产热减少 冷觉感受器兴奋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分泌增加 减少散热 产热增加 ?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 ,产热量 散热量 , 引起体温降低 (冻疮 :皮肤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 )
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 卵巢→睾丸→ 甲状腺→ 胸腺→胸腺激素等 胰腺→ 三、激素调节的实例 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血糖平衡的调节⑴血糖的来源 ⑵血糖的去向⑶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区别名称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器官作用器官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肝脏生理作用①促进糖原的合成②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③促进血糖转变为脂肪④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体内血糖水平将会上升,多余的血糖将会从尿中排出,出现糖尿病。 〖旁栏思考题〗 生思考师提示。 〖提示〗反馈调节有正负反馈之分,其中负反馈在日常生活及人体的生理活动中都很常见。 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电冰箱、空调等的调温系统都是根据负反馈原理来设计的,机体内的许多生理活动,如绝大多数激素的分泌、体温调节等都是负反馈调节的最好例子。 正反馈在人的正常生理活动中也是存在的
可以证明胰液的分泌还受体液调节,所以选 A。 从实验变量的处理无法得出其他选项中的结论。 答案: A ,据图描述正确的是 ( ) 1 产生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和肌细胞 2 传递到细胞 3,不能反向传递 2 可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作用的靶细胞是 性腺 细胞 3 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膜内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解析: 胰高血糖素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从而使血糖含量上升
K+有通透性 , K+浓度高于细 胞外, K+外流。 电位表现:内负外正 局部电流 膜对 Na+通透性增加 , Na+大量内流 电位表现 (未兴奋 ):内负外正 电位表现(兴奋) :内正外负 电位差 局部电流 局部电流 →→ 未兴奋部位 →→ 电位变化 刺激 膜外 :电流由未兴奋部位向兴奋部位膜内 :电流由兴奋部位向未兴奋部位 产生 兴奋的传导 兴奋的传递 突触 (1)突触种类: 突触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