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系统
et模块、 MOGRE 模块、 GUI 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在 iLocateServer 中,阐述了 Logic模块、 Data 模块、 Utility 模块、 GUI 模块等内容;在 iLocateEngine 中,要阐述了 Transform 模块、 PlugIn 模块、数据融合模块等内容。 本文的组织结构如下: 第一章 绪论 介绍 了无线定位技术的概念
表,对数据信息异常情况要及时作出正确分析判断、处理和汇报。 负责人员出入井情况的统计上报工作。 12 负责对安全生产中的违法行为记录、汇报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保持完 整的原始记录,认真填写值班日志和运行情况记录表。 所有资料、记录定期存档保管。 认真做好人员定位故障信息收集反馈工作,对上级部门和有关领导指示要及时督察贯彻落实。 保证和上级中心站网络通畅,传递信息准确及时,因数据不能正常传递信息时
值班制,在接到调度室通知后必须及时下井,并且携带备用探头、接线盒、传输线等必备设备,每到一处维修后要及时与调度室值班人员汇报去向。 设备故障在8小时内处理,每周至少对该系统巡回检查1次。 1工作面结束后废弃的巷道的探头、电缆通防科监测维修工要及时回收。 调度室操作人员及时对探头位置的变化在监控上进行修改,并详细记录。 1为保证监测系统的正常维修,供应科要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备用设备、零配件和维修工具
片内存储器,指令系统与 S12 兼容 CPU 工作频率最高可达 80MHz, 16 通道高达 12 位精度 A/D 采集模块, 7 级中断嵌套和 7 个中断 优先级, CRG 模块, COP 看门狗,实时中断及时钟监视器。 如此能够实现快速扫描和数据处理。 按照题目的要求,综合考虑我们最终选择了方案二,采用 16 位MC9S12XS128 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 液晶模块的选取 方案一:采用
织、指挥、调度、制定人员紧急撤离、疏散方案,确保矿工撤离、疏散到安全地点(地面),使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现场指挥组职责:结合本矿实际,服从指挥调度组命令,按安全路线,时时与指挥调度组联系,现场指挥,确保矿工撤离、疏散到安全地点(地面)。 疏散引导组职责:迅速按现场指挥组的安排引导受灾人员沿安全路线有序撤离至地面,时时与现场指挥组联系。 通讯联络组职责:全面负责移动通讯,固定电话
CCQ38550R7CON_REF123P3Interface100R8ADV1ADV2ADV3100R13100R14100R15 图 测量电路原理图 上图中 P3 为外部导线接口, 1 端和 2 端接总线路, 3 端和 2 端接短路部分线路, R8 和 R14 两个 100Ω电阻并联,这样 相当于串联 16 电阻为 50Ω, R13 和 R15 同理。 测量电路不需要实时供电,通过三极管
采用 19200 bps传输速率, Hz射频识别,突发通讯 +休眠 模煤矿井下人员 定位 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7 页 共 18 页 式,高性能微处理器 +高可靠实时嵌入软件,这使得系统的通讯性能、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大大提高,对工作环境、电子设备影响减小,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伤害。 并发性能优良 KJ311 煤矿人员管理系统采用目前最先进的软件技术开发
PS 测量不要求测站之间互相通视,只需测站上空开阔即可,因此可节省大量的造标费用。 由于无需点间通视,点位位 置可根据需要,可稀可密,使选点工作甚为灵活,也可省去经典大地网中的传算点、过渡点的测量工作。 可提供三维坐标 经典大地测量将平面与高程采用不同方法分别施测。 GPS 可同时精确测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目前 GPS 水准可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 操作简便 随着 GPS 接收机不断改进
引脚说明如下: 主电源引脚( 2 根): VCC(Pin40):电源输入,接 + 5V 电源; GND(Pin20):接地线。 外接晶振引脚( 2根): XTAL1(Pin19):片内振荡电路的输入端; XTAL2(Pin18):片内振荡电路的输出端。 控制引脚( 4根): RST (Pin9):复位引脚,引脚上出现 2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