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
正确的是 A.科学家利用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 B.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与霍氏车前病毒的蛋白质重建而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烟草并增殖出完整的 烟草花叶病毒 C.科学家根据同位素示踪实验的结果证实了 DNA 的半保留复制。 生物体通过 DNA 的复制实现了遗传信息的表达 D.根据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 DNA分子模型,每个磷酸 基团上连接 1 个脱氧核糖 5.
b 链中( G+ C) /( T+ A)的值为 2/3 B.该 DNA片段中含有腺嘌呤核苷酸的数目为 40 C.子代 DNA中含 14N 的 DNA分子的比例为 7/8 D.子代 DNA中含 15N 的 DNA单链的比例为 1/16 4.下列关于 DNA复制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 ,可发生 DNA的复制 B. 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 DNA分子 C.
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 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 RNA D.盐酸有利于染色质中 DNA与蛋白质分离,不利于 DNA与染色剂结合 3. “观察 DNA 和 RNA在 细胞 中的分布 ”实验中,需用质量分数为 8%的盐酸,下列关于盐酸的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 B. 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
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 ,就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 ,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 ,从而进行大量的繁殖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动态过程: 侵入别的细菌 注入核酸 合成 组装 释放 吸附 注入 核酸 合成 组装 释放 吸附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究竟是蛋白质还是DNA? ? DNA和蛋白质 ,应分别标记哪一种元素。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设计了
互补配对的两种碱基数目相等。 • (2)由 A= T, G= C导出 A+ G= T+ C= A+C= T+ G= 50%(A+ T+ G+ C), 或者 (A+G)/(T+ C)= (A+ C)/(G+ T)= 1。 DNA双链中的两个互补碱基数相等;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相等 , 占碱基总数的一半。 • (3)一个 DNA分子中的某种碱基 (以 A为例,若其在某一 DNA分子中所占比例为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使本物 种保持相对稳定和延续。 •由于复制差错而出现基因突变,从而为进化提供原始选择材料。 15N 14N 15N 14N 15N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后 , 细菌 DNA所有氮均为 15N, 它比 14N分子密度大。 然后将 DNA被 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再移到 14N的培养基中培养 , 每隔 4小时 ( 相当于分裂繁殖一代的时间 ) 取样一次
特异性 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 DNA分子的 特异性。 3) 稳定性 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DNA化学组成 DNA的双螺旋结构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种类: 四种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分子的特性:稳定性、多样性和特异性 ① 由两条 反向平行 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 ②外侧由 脱氧核糖和磷酸 交替连接构成 基本骨架 , 碱基 排列在 内侧。 ③
G G U U A U U A G T A C A A A T G G U U A U U A A G T A C A A A T G G U U A U U A U A G T A C A A A T G G U U A U U A U C A G T A C A A A T G G U U A U U A U C 形成的 mRNA链, DNA上的遗传信息就传递到 mRNA上 mRNA DNA
C C A T C (二) DNA分子的复制 保持前后代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 以亲代 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分子的过程 : : 有丝分裂新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基因突变就发生在该期) :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 模板、原料、酶 (解旋酶、聚合酶等 )、能量 : 第一代 第二代
表: 类型 项目 DNA RNA 存在部位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五碳糖 胱氧核 糖核糖 含氮碱基 A、 T、 G、 C A、 U、 G、 C 磷酸 相同 相同 结构特点 双螺旋 单链 类型 具有多样性 具有多样性 课前热身 3 掌握 DNA结构组成: 下列是 DNA的分子模式图 , 在图的下面用文字写出 1~ 10的名称。 1 胞嘧啶 2 腺嘌呤 3 写嘌呤 4 胸腺嘧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