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
作用 A 柠檬酸 钠 与鸡血混合 溶解细胞 中 DNA B 蒸馏水 与鸡血细胞混合 保持细 胞形状 C 蒸馏水 加入到溶解有 DNA的 NaCl溶液中 析出 DNA 丝状物 D 冷却的 酒精 加入到过滤后含 DNA 的 NaCl溶液中 产生特定 的颜色反应 •解析 在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 , 柠檬酸钠可以防止血液凝固;鸡血中加入蒸馏水可以使细胞膜和核膜破裂; DNA在不同浓度的
mol/L时 , DNA溶解 ,而部分蛋白质发生盐析而生成沉淀 , 通过过滤可除去部分蛋白质;在 NaCl为 mol/L时 , DNA析出 , 过滤可除去溶解的部分蛋白质。 2. 实验操作过程 (1)材料的选择 ① 首先选择含有 DNA的生物材料。 ② 选用 DNA含量相对较高的生物组织 , 成功率较大。 (2)材料的制备 (以动物鸡血材料为例 ) (3)方法步骤 特别提醒 进一步提取 DNA时
)结构特性 稳定性 DNA中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 DNA的内侧通过氢键形成的碱基对,使 2条脱氧核苷酸链稳固的并联起来 多样性: 特异性: DNA中碱基对排列方式多种多样: 4n ( n为碱基对数) 每种生物的 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具有特定功能
个有力的证据,证明了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 体内的病毒,它的头、尾的外 部都有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 (头膜和尾鞘),头的内部含 有 DNA。 一种噬菌体的模式图 头膜 尾轴 尾鞘 尾丝 基片 DNA 单击画面继续 单击画面继续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细菌 噬菌体 细菌染色体 单击画面继续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 首先,噬菌体的尾端吸附在细菌的表面
组成部分 ( 4)、 DNA的空间结构: 双螺旋结构 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 外侧(主链)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联结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侧链)由碱基对组成,碱基间按 A二 T, G三 C;的配对原则进行配对,并以氢键相连。 ( 5)、 DNA的结构特点 A、 稳定性 DNA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联结的方式不变; 两条链间碱基互补配对及形成氢键的方式不变。 B、 多样性
o r t is derivatized with a covalent linker molecule terminated w i t h a p h o t o l a b i l e protecting group. Light is directed through a mask to de protect and activate s e l e c t e d s i t e s
基 5乙基 6苯基菲啶溴盐 ),其分子可以嵌入到核酸的碱基对之间,在紫外线的激发下,发出橙色荧光 一 细菌培养与质粒扩增 1. 挑单克隆 (活化菌种), 37℃ 过夜培养 2. 从斜面培养基上挑 ,接种于 25毫升液体培养液内(含氨苄青霉素), 37℃ 振荡 过夜培养 3. 从中取 4毫升种子菌液于含 M9培养基中(含 Ap),37℃ 振荡培养 34小时( OD600= ) 二 质粒提取 1.
子均为 15NDNA( 亲代 )。 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 , 再连续繁殖两代 ( I和 II) , 用离心的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 请分析: 对照 亲代 I II 轻链 14NDNA 全轻链 1/2轻链 中链 全中链 1/2中链 重链 15NDNA 全重链 ( 1) 由实验结果可以推出第一代 ( I) 细菌 DNA分子中一条链是 , 另一条链是。 ( 2)
碱基切除修复( BaseExcision Repair) DNA gylcosylases能特异性识别常见的 DNA损伤(如胞嘧啶或腺嘌呤去氨酰化产物)并将受损害碱基切除。 去掉碱基后的核苷酸被称为 AP位点( apurinic or apyrimidinic)。 细胞中最常见的Uracil Glycosylase就能特异性切除细胞中的去氨基胞嘧啶。 3. 核苷酸切除修复(
合时,数千 RecA单体协同聚集在单链上,形成螺旋状纤丝 (helical filament)。 RecF、 RecO和 RecR蛋白调节 RecA纤丝的 RecA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 38000, 它与单链 DNA结合形成的螺旋纤丝每圈含六个单体 , 螺旋直径 10nm, 碱基间距。 此 复合物可以与双链 DNA作用,部分解旋以便阅读碱基序列 , 迅速扫掠寻找与单链互补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