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
2、使用镇静药品,病重者可用 5葡萄糖注射 10 毫升20 毫升,皮下多点注射。 每只水貂每天喂盐不超过。 营养缺乏症水貂夏季食源丰富,体制健壮,相对而言,冬季食源较少,加之气候寒冷,管理跟不上,致使水貂消瘦、感冒、腹泻,毛色灰暗,严重影响冬皮质量。 防治方法:采取补救措施,加强管理。 冬季日粮标准要达到 260 千卡320 千卡,其中动物性饲料不低于 75,而且要由鱼类、动物的内脏、血液
2、中温度最低的时候,常有寒流出现。 后期多为阴雨绵绵的梅雨低温天气,这种气候条件,对蜂群的繁殖存在不利的一面。 这时期的蜂群管理要点是:抓保温、促繁殖、防病害、达强群。 1 月份(小寒至春分):全面检查,缩脾保温。 收完冬蜜后,在天气良好的日子里,对蜂群进行全面检查。 检查时要注意蜂王的状况,如失王或蜂王有伤残的蜂群,要及时介绍新王、换王或对蜂群进行合并,对弱群也要进行合并。 抽掉多余的巢脾
2、官炎症和局部皮下脓肿。 病理变化急性型可见各实质脏器如心、肝、脾以及淋巴结充血、出血;喉头、气管、肠道粘膜有出血点。 亚急性型可见胸腔积液,有时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心脏肥大、心包积液;肺充血、出血,甚至发生肝变,严重者胸腔蓄积纤维素性脓液或肺部化脓。 预防兔舍要通风良好,搞好兔舍内外环境卫生,控制饲养密度,减少或杜绝鼠患,定期消毒。 在兔群中要及时清理、隔离、淘汰打喷嚏、患鼻炎
2、可见后肠白色,当尾根处出现干枯等萎缩时,病蝎开始死亡。 发病初期,由于互相争夺水分而互相残杀严重。 防治方法:饮水要清洁,调节饲料含水量,活动场地要保持潮湿,适当增添供水器具,空气湿度保持正常。 药物治疗:食母生 1 克加水 200 克饮用,增强消化液的分泌。 病多发生在早春气温偏低和低湿时期。 病蝎出现活动迟钝,腹青而大,不食也不消化。 后者为腹部隆起呈乳白色,此病几小时内便可死亡。
2、应用。 次口服磺胺脒 ,每日 2 次,连服 3 日;内服庆大霉素注射液,每次 5 万单位10 万单位;肌肉注射卡那霉素 50 万单位和链霉素 10 万单位,氯霉素 或新霉素 口服,效果较好。 或采用痢特灵,按每公斤体重 5 毫克10 毫克的剂量,食母生每公斤体重 1 克,二者混合碾碎后置于 5%糖水中调匀(用凉开水,每公斤体重 40 毫升)分 2 次3 次口服。 初粪便粘稠有恶臭时应清理肠胃
2、浇冬水,更易导致幼苗寒旱交加而死亡。 二、寒性好的品种是防御冻害死苗的有效措施。 各地在引种时首先要了解品种的适应性,在考虑到其产量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抗寒性,所选的品种至少在本地大多数年份能安全越冬。 在分蘖期浇水,若土壤肥力不足可适当追施少量化肥,促苗早发,以利幼苗安全越冬。 对于晚播麦田的管理应以提高地温和保墒为主,可进行中耕松土,苗期不宜浇水,否则会降低地温,影响苗情升级转化。
2、下不浇冬水,更易导致幼苗寒旱交加而死亡。 二、寒性好的品种是防御冻害死苗的有效措施。 各地在引种时首先要了解品种的适应性,在考虑到其产量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抗寒性,所选的品种至少在本地大多数年份能安全越冬。 在分蘖期浇水,若土壤肥力不足可适当追施少量化肥,促苗早发,以利幼苗安全越冬。 对于晚播麦田的管理应以提高地温和保墒为主,可进行中耕松土,苗期不宜浇水,否则会降低地温,影响苗情升级转化。
2、品种降到 14时播种为宜。 一般鲁东地区以 10 月 1 日至 10 日播种为宜,鲁中、鲁北、鲁西北地区以 10 月 5 日至 15 日播种为宜,鲁南、鲁西南地区以 10 月 8日至 18 日播种为宜。 (三)精量播种。 播量过大麦苗密集,窜高生长,易遭受冻害,应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切忌播量偏大,以培育壮苗,提高抗寒力。 一般水肥条件较好的高产地块,每 667 平方米(1 亩)播量
2、差的可趁墒追施速效肥,防脱肥;播种早的要及早施肥浇水,防壮转弱;底肥足、墒好、适期播种的可以不追肥。 如出苗后土壤干旱,可浇一次分蘖盘根水。 对旺苗,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肥力足、墒好、播期早等形成的旺长田可亩用 15%多效唑可湿粉剂 3540 克对水 50 公斤喷洒,也可采用深耕或镇压,但对因播量过大造成的群体过大,只可采用剔苗或进行化控。 春季气温回升,小麦进入旺长阶段
冬季和早春气温较低时,麦田治虫、施肥要注意以下两点:治虫防治小麦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喷洒氧化乐果比乐果效果好。 因为乐果对害虫的毒杀效力随温度的下降而显著减弱,而氧化乐果的药效受温度影响较小,在气温 15以下能发挥正常的杀虫作用。 与氧化乐果相似的还有杀灭菊酯,杀灭菊酯在 15下的毒效反而比在 25下更强。 施肥追肥施用碳酸氢铵比尿素好。 碳酸氢铵施入土壤后能被小麦直接吸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