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邵南
苏教版选修送董邵南序2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 像你这样不遇时,如果是仰慕而勉力实行仁义的人,都会同情怜惜你的。 何况燕、赵豪侠之士奉行仁义是出于他们的本性呢。 然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我哪能料想现在比古时所说的有没有 两样呢。 姑且以你此行去证实吧。 董生,努力吧。 第三段 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
送董邵南序苏教版选修
教化改变 姑且凭 测定 疏通课文 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 而观于其市 , 复有昔时屠狗者乎。 为我 谢 曰: “ 明天子在上 , 可以出而 仕 矣。 ” sh236。 致意 问题探讨 1. 文中两处 “ 董生勉乎哉。 ” 表达的意思是否一样 , 为什么。 明确:含义不同。 前一句表祝愿 ,后一句则是语重心长地告诉董生应有所警惕。 问题探讨 2. 文 中作者不欲董生助藩镇 ,
苏教版选修送董邵南序同步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是否赞同董邵南去燕赵。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董邵南序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