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
2、时,要平整好土地,土地平整可提高灌水效率的 30%至 50%,节约用水 50%以上。 四、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采用喷灌、滴灌、渗灌及管道灌溉等先进的灌水技术,是节水的有效途径。 喷灌可比地面灌溉节水 20%至 40%,其小麦耗水系数只相当于畦灌耗水系数的 25%至 30%;渗灌比畦灌节水 40%左右,滴灌可比畦灌省水 4至 6倍。 这些先进的灌溉技术一般不导致土壤板结及养分淋溶,有利于土壤水
2、内。 小麦生长后期,根系的养分吸收能力减弱,且常有干热风危害。 为保持后期小麦养分的供应,减少干热风的危害,确保小麦子粒饱满,在小麦抽穗至灌浆期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 12 次叶面施肥非常必要。 使用效果表明,一般增产小麦 5%以上。 叶面肥除使用市场上销售的经农业部登记的之外,有条件的也可以自己配制。 配置方法如下:配方一,每667 平方米用尿素 200 克、硫酸钾 150 克、硫酸锌 100
2、;二是为地膜小麦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灭茬、深耕、耙细,墒情差的地块及时人工造墒。 精细整地,做到深、细、平、净,以利于铺膜播种。 三、增施肥料地膜小麦施肥不便,在播种前应注意施足底肥,特别是旱地地膜小麦一般不追肥,播前应结合浅耕施入足量的农家肥和氮、磷化肥,以防后期脱肥。 施肥量一般 1/15 公顷(亩)施农家肥 30005000 千克,尿素 2025 千克,磷肥
2、磷 46 千克,氧化钾 35 千克。 潮土地可不施氧化钾。 褐土地施 3 千克氧化钾即可。 小麦基肥要重施有机肥,一般要求每 667 平方米施有机肥30004000 千克,特别是旱薄地、黏土地、沙土地等低产土壤以及晚茬麦更要重视有机肥的施用。 除土杂肥、栏圈肥、堆沤肥外,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亦是增加有机肥投入的有效措施。 磷肥、钾肥、微肥一般全部作基肥施用,即撒后耕翻。
2、0万株以下)的麦田(或中低产田),返青后可蹲苗 20 天左右,待小麦春生第 2 叶出生前后再进行浇水追肥。 追肥数量可控制在春季追肥总量的 40%左右,推荐施肥量为每亩施尿素 7 公斤左右,以促进分蘖生长,争取穗数。 待拔节后期(春生第 5 叶至 6 叶出生前后)再进行第二次肥水管理。 追肥数量掌握在春季追肥总量的 60%左右,推荐施肥量为每亩施尿素 10 公斤左右,以促进穗大粒多粒重
2、米的中等苗,冬前总茎数不足、穗数不够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原因。 关键措施是保冬蘖增春蘖,狠抓穗数,及时追返青肥,浇返青水,尽可能争取较多的穗数。 对于播种较晚、地力较差和底肥不足或麦苗已受冻害的田块,总茎数在 50 万/667 平方米以下的弱苗,及时灌水,适当多施返青肥,争取早春分蘖,促进麦苗迅速转化。 二、高地温、促根壮蘖、消灭杂草,我区多在 4 月上旬进行。 春耙必须保证质量
2、质,呈卵园形。 经宁夏农林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化验籽粒含水分 粒重 重 768g/l,粗蛋白含量 赖氨酸 面筋质 品质较好。 强冬性品种,全生育期为 275280 天。 中热类型,抗冻耐寒,一般越冬率在 97以上,冬前幼苗分蘖多为 23 个,在水肥条伯较好的田块可达 58 个,有效分蘖可保持 ,耐肥抗倒伏,抗苗叶病,感条锈、叶锈、秆锈病但耐锈性较好,抗青枯,口松较易落粒。 栽培技术要点:足基肥
2、 36 公斤、氧化钾 56 公斤;种植中筋小麦和良种小麦,适当减氮、增磷,减少亚硝酸盐对产品和环境的污染,一般每亩施纯氮 810 公斤、五氧化二磷 57 公斤。 中低水肥地块:每亩施农家肥 5000 公斤左右,施纯氮1012 公斤、五氧化二磷 56 公斤、氧化钾 810 公斤。 土壤有效锌低于05亩施硫酸锌 051 公斤。 缺钾地块可选用硫酸钾,能起到补钾、补硫的双重作用。
1、要栽培技术如下:(一)整地播种水稻收获前 30 天停止灌水,并将地下水位控制在 1m 以下,收获水稻时达到地表干裂,以利于机械进地作业。 收割时将稻草粉碎撒于地表,再机械耕翻 15稻草翻人土中,然后耙细整平。 稻茬独杆麦适宜播种期为 10 月 22。 该技术种植以穗多、靠主茎蘖成穗而夺取高产,因此播种量要大,且要一播全苗,播种时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做到播直播匀、到头到边、行间下种量均匀、播深
2、至赤道,从低地到高山均有小麦栽培,但主要产区为欧亚大陆和北美,种植面积占世界小麦面积的 90%。 单从小麦产量看,高产小麦也都出现在气候适应、土壤肥沃、水源充沛的平原地区,而属于原始状态的低山丘陵、平原旱地由于受水的限制很难创造出令人欣喜的高产记录。 旱地小麦水是主要限制因素。 那么小麦正常生长大致需要多少水呢。 19902000 年度山东农业大学曾对济南 17 号、鲁麦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