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移栽缓苗后的大田生长前期有时出现叶片发红发黄、叶心卷曲、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生长发育不良等僵苗现象。 防治油菜僵苗要在调查其僵苗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采取措施。 干旱或渍害引起的僵苗干旱不仅引起植株缺乏水分,而且也伴随缺素症状,如叶片发红、发紫。 田间调查,土壤表层发白硬化,甚至龟裂,晴天中午植株可能有萎蔫现象;也可能由于移栽田排水不良
1、易引发甜玉米病害发生与流行,且多种病害混合发生。 若天气晴好将再次出现发病高峰,农民朋友应对症治疗,及时进行防治。 一、玉米茎腐病常由几种真菌和细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一般发生在甜玉米吐丝后期,症状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即“青枯型”,常出现在暴风雨过后,或有大风天气,经过 23 天叶片失水呈青枯萎蔫状。 慢性型病程进展缓慢,叶片从下向上逐渐黄枯,后期茎基部变色,腐朽,感染部腐烂,有腐臭味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年来,在一些老棉区,棉花“死棵”问题越来越严重,使不少棉农蒙受了损失。 虽然也进行了防治,但还是一年重似一年,效果很不理想。 因此要以“防病为主,治病为辅”防治棉病,降低棉花发病。 1 针对卵菌属病害的防治近年来抗病抗虫棉种的推广,使棉花“死棵”的病害发生了变化,其中最主要的病害是卵菌属病害,60%70%是由疫霉菌或腐霉菌等卵菌引起的。 原来由真菌镰刀菌、立枯菌等引起的病害
1、麦出苗后,由于受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影响,往往会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弱苗。 防止弱苗、对症管理,现分别介绍如下:土壤干旱造成的弱苗多发生于底墒不足或透风跑墒的麦田,其特点是:分蘖出生慢,叶色灰绿,心叶短小,生长缓慢或停滞(群众称之为“缩心苗”),中下部叶片逐渐变黄干枯,根少而细。 管理要点:结合浇水,每亩追施碳铵 15 公斤。 土壤缺氮造成的弱苗幼苗细弱呈直立状,分蘖减少,叶片窄短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移栽缓苗后的大田生长前期有时出现叶片发红发黄、叶心卷曲、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生长发育不良等僵苗现象。 防治油菜僵苗要在调查其僵苗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采取措施。 干旱或渍害引起的僵苗干旱不仅引起植株缺乏水分,而且也伴随缺素症状,如叶片发红、发紫。 田间调查,土壤表层发白硬化,甚至龟裂,晴天中午植株可能有萎蔫现象;也可能由于移栽田排水不良
2、生叶不能正常展开,叶缘扭曲畸形,茎蔓凸起,颜色变浅。 其它激素如矮壮素、防落素等的药害症状一般比。 防治措施:激素使用浓度要适宜,气温高时浓度要低一些。 使用时注意防止其沾到嫩叶或生长点上,千万不可喷洒。 发生药害后,可施一些促长的药肥,如奥普尔、天然芸苔素等。 生理性卷叶在番茄采收前后,第一果穗叶片稍卷,或整株叶片卷曲成筒状,变脆。 这主要是由于高温干旱,叶片气孔关闭而导致叶片卷曲。
2、55瑞毒霉混合液(50 公斤水中,两药各加 100 克),或 58%甲霜灵锰锌 400 倍液,每 7 天 1 次,连喷 23 次。 3灰霉病和菌核病引起的烂果:灰霉病以门椒、对椒发病较多,在幼果顶部或蒂部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凹陷腐烂,呈暗褐色,表面出现灰色霉层,其他部位症状较少。 菌核病由果柄发展到全果,呈水渍状腐烂,浅灰褐色,其他部位也有相似的症状。 湿度大时可用速克灵烟剂熏
2、忌在冬季休眠期施肥,即使施薄肥也很易掉蕾。 3、浇水茶花喜湿润,忌积水,根部土壤长期过湿,会使根部窒息,轻则花蕾尽落,重则死亡。 要保蕾,就要适当保持盆土湿润而稍偏干。 过干,会造成肉质须根脱水枯死;过湿,则须根又会因积水窒息腐烂而死。 植株得不到水分供应时就会先落蕾后落叶。 盆土如已过干应先少量浇水,使盆土逐渐湿润,然后再浇透水,否则根尖失水,大水骤来适应不了,非落蕾不可。
2、由灰葡萄孢引起的,也是保护地栽培莴笋的常见病害。 病菌的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以及菌核遗留在土壤中并混入流水里传播到叶柄叶片,发病时表面产生灰色霉层,排水不良,低温多湿易发病。 防治方法:(1)50农利灵 1000 倍。 (2)50多菌灵 600 倍。 (3)50速克灵 1000 倍。 以上三种药剂每周 1 次,交替使用,连喷三次即可。 (五)莴笋菌核病:该病是由核盘菌侵染所致,是莴笋的重要病害
2、于细菌性病害,一般发生在中后期,可用 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3000 至 4000 倍灌根,每周灌一次。 (四)莴笋灰霉病:该病是由灰葡萄孢引起的,也是保护地栽培莴笋的常见病害。 病菌的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以及菌核遗留在土壤中并混入流水里传播到叶柄叶片,发病时表面产生灰色霉层,排水不良,低温多湿易发病。 防治方法:(1)50农利灵 1000 倍。 (2)50多菌灵 600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