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
“ 政府 ” 分别指 A. 俄国共产党 沙皇政府 B. 俄国共产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布尔什维克党 沙皇政府 D. 布尔什维克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 偶然事件 ” , 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的一次 “ 成功的政变 ”。 这次 “ 政变 ” 的直接目的是 A. 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 B.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
没有消除列强间的矛盾,反而因分赃不均,列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复杂,从而注定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必然崩溃的命运。 该体系不但不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反而加深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这个体系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所以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是蕴藏着新的世界大战的体系。 课堂小结 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并列出《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 影响简表。 作业 —— 思考题
车尔尼雪夫斯基 共同主张: 反对沙皇专制统治,主张废除农奴制 ( 4)军事上: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 激化了社会矛盾 思考: A、俄国发动克里米亚战争的目的有哪些。 B、为什么俄国最终战败。 根本原因是什么。 政府的腐败; 装备的落后; 通过对外战争转移人民视线; 控制土耳其; 争夺中近东霸权 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
质。 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观点一: 1861年改革是沙皇以国家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观点二: 1861年沙皇为巩固封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 封建改革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 为什么。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决定 废除农奴制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学习西方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人身控制 决定 司法改革 ——建立近代司法体系 地方自治 ——选举等
直停步不前 ” , 这里的 “ 文明 ” 指的是什么。 (2)材料中提到俄国 “ 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 , 学习的结果是什么。 【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与试题的有关信息建立正确的联系 , 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题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判断时间是 19世纪中期 , 文明的含义也就迎刃而解。 “ 表现 ” 实际是指的俄国社会落后的表现。 第
——亚历山大二世( 1856年) 材料二: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 材料三: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 ——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 ( 1)沙皇已经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不得不采取措施,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
——列宁 讨论讨论1861年改革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 探究苑(分析内容 探究性质) ◆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 国家收取份地的赎金 自由雇佣劳动力、 资金积累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三、近代化的沉重步伐 —1861年改革的 影响 ★ 对国家发展来说 ★ 对农民来说 ★ 对沙皇统治者来说 ◆ 材料一 改革使 2100多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 国家收取的赎金进行了资本积累。 19世纪
上把握社会主义运动形成发展的脉络和演进规律:理论产生→革命实践→制度建立;二是要探究认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发展规律,归纳整理十月革命中 的重大举措,认识其阶段性。 2.结合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分析其爆发的必然性。 3.从不同角度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4.结合十月革命的伟大影响,比较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和世界形势的变化。 【 小资料 】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命运周折 圣彼得堡的涅瓦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