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
+H2SO4 动脑筋: 在溴水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有何现象。 表现了二氧化硫的什么性质。 溴水褪色,表现了二氧化硫的 还原性 在品红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有何现象。 表现了二氧化硫的什么性质。 品红褪色,品红与之 化合 生成不稳定的物质 物质 二氧化硫 次氯酸 活性炭 品红溶液 有色布条 红墨水 现象 褪 色 原理 化合 氧化 吸附 亚硫酸的性质 酸性 比碳酸强 不稳定性 易分解 与二氧化硫相
原 理 实 质 效 果 范 围 永久性 暂时性 氯气中 HClO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可漂白大多数有色物质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SO2与有色物质直接结合生成不稳定无色物质 漂白某些有色物质 ,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问题探究 1: 环保部门检测收集酸雨时, pH值在一段时间会有什么变化。 不同。 前者缘于 SO2的还原性,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2SO 3 △ a. 与 O2的反应 : b. 与卤素单质的反应 : SO2 + Br2 + 2 H2O = H2SO4 + 2HBr SO2 + Cl2 + 2 H2O = H2SO4 + 2HCl (两种气体生成两种强酸) V2O5 表况:固体 常温:液体 ② SO2的氧化性 —— 与 H2S 的反应 : SO2 + 2 H2S = 3 S ↓ + 2 H2O SO2 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
溶液 SO2的性质 易溶于水,显酸性 褪色,加热后又变红 开始无沉淀,加H2O2后产生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 褪色 褪色 问题和讨论 • 你知道大气中的 SO2是哪里来的吗
H2SO3 二 氧 化 硫 的 化 学 性 质 ⑵ 与碱反应 SO2 + 2NaOH= Na2SO3+ H2O(碱过量) n( NaOH) ———— ≥2 n( SO2) SO2 + NaOH= NaHSO3( SO2过量) n( NaOH) ———— ≤1 n( SO2) 1 ————— 2 n( NaOH) n( SO2 ) 上述两个反应均发生,产物为 Na2SO3 、 NaHSO H2O
否有白色沉淀。 为什么。 若分别再滴入 氯水或稀氨水,是否有沉淀。 为什么。 思考: ①往 BaCl2溶液中通入 SO2有何现象。 无明显现象 SO2+ Cl2+ 2H2O = 2HCl+ H2SO4 H2SO4+ BaCl2 = BaSO4↓ + 2HCl 产生白色沉淀 ② 往 BaCl2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然后通入SO2气体,再加入 HCl SO2和 O2需在一定温度和催化
分类与通性等。 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 本节教学重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 难点: 二氧化硫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性质的多重性。 三、教学方法 总体的教学构想及构想的依据 • 通过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学生已具备 “ 从组成和结构来分析物质性质,从性质来总结物质用途和危害 ” 的能力,所以我在设计该节课时是按照 “ 实验探究、问题讨论 ” 的总体思路来进行的。
: ),再滴加二氧化硫水溶液,现象:。 黄色 黄色褪去 漂白原理: 氯水:次氯酸的强氧化性 SO2:与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时,这些无色物质又会发生分解,从而恢复原来的颜色 被污染的树叶 酸雨对树木的危害 问苍天 枯木无言 1908年 1968年 酸雨对雕塑的腐
2SO3 + H2O SO2 : NaOH = 1 : 1 SO2 + NaOH = NaHSO3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O2 + 2Ca(OH)2 = CaSO3↓ + H2O CaSO3 + SO2+ H2O = Ca(HSO3)2 CO2 + 2Ca(OH)2 = CaCO3↓ + H2O CaCO3 + CO2+ H2O = Ca(HCO3)2 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返回 说明: SO2与 H2O反应生成 H2SO3的同时, H2SO3也在分解生成 SO2与 H2O。 可逆反应:在 相同条件 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 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正反应和逆反应均不彻底, 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 特点 问题讨论 我们学过的哪些反应是可逆反应。 H2 燃烧生成水,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可逆反应吗。 反应条件不同, 不是可逆反应。 CO2 + H2O H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