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全会
出了我国宪法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确立了这次宪法修改的总体要求和原则,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这对于更好发挥宪法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作用,为实现 “ 两个一百年 ” 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 我国现行宪法是 1982年审议通过的,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
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系统阐述了这次宪法修改的基本考虑、 总体要求和重大原则,对深入贯彻实施宪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作为基层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 “ 四个意识 ”
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 “ 两个一百年 ” 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 宪法修改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坚持党的领导
符合宪法精神、符合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 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贯彻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注重从政治上、大局上、战略上分析问题,注重从宪法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上思考问题,才能确保宪法修改反映人民意志、得 到人民拥护。 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的原则,对各方面普遍要求修改、实践证明成熟、具有广泛共识、需要在宪法上予以体现和规范、非改不可的,进行必要的、适当的修改
定了对宪法的任何修改都是极其慎重的。 而与宪法庄严一面相对应的是其对公民权利的确认与保护,宪法是公法,更是权力法,其正如列宁论断所言:宪法实为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但这张纸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人民的权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在不断的充实和丰满, 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