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变了河南省固始县传统的稻一麦生产模式,油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近年来,大面积麦改油后,油菜僵苗发生严重,根据调查,1999 年全县油菜僵苗发生面积达 亩,2000 年发生面积达 亩,2001 年油菜苗期又有不同的程度的发生,严重田块已造成成片死苗现象,严重影响了油菜的正常生长,给油菜生产带来了较为严重的损失。 一、油菜僵苗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油菜僵苗主要发生在稻茬油菜。
1、年来,由于秀珍菇效益好,又能填补夏季食用菌产品的空白,江山市秀珍菇生产迅速发展,2004 年总数已超过 800 万袋。 但近段时期,江山部分菇场出现一些死菇现象,经观察,明确死菇是由黄菇病引起。 子实体变色腐烂发臭的细菌性病害,一般以头潮菇发病比例较高。 发病时菌袋表面有粘液状病原菌出现,部分菌丝有泛黄症状,严重时病菌直接侵害菇体,使受害菇出现病斑、发黄,乃至死菇。
2、属粒线虫。 成虫肉眼可以看见,虫体线形,两端尖,头部较钝圆。 发病特点:虫瘿内的幼虫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极强,混于种子内的虫瘿是远近距离传播的主要来源。 收获时落入土壤中的虫瘿不易存活,传播作用不大。 当小麦种子和虫瘿同时播入土中后,虫瘿吸水变软,瘿内幼虫钻出虫瘿,当幼苗出土后,幼虫用吻针剌伤小麦,侵入组织,随幼苗生长,向上爬行为害叶片、幼穗,在种子子房内营寄生生活。 冬麦秋播后
2、,开始羽化为成虫,小麦抽穗至扬花期(5 月上旬)雌虫产卵,卵产在小麦护颖上,经 5 天左右,卵孵化为幼虫,幼虫钻入正在扬花的小麦颖壳内,吸食小麦浆液,致使麦粒空秕,严重减产,幼虫期约 20 天,小麦乳熟期后老熟,在雨天或潮湿时从麦穗中爬出,弹落土中,结圆茧越夏越冬,第二年遇适宜的条件,成虫出土产卵,再为害小麦。 候与土壤条件、感虫品种种植面积。 年的春旱少雨,土壤含水量不足,吸浆虫则滞留土中
1、 甜玉米种植情况本地区甜玉米分春玉米及夏玉米两季,春玉米有露地直播与地膜移栽两种种植方式,夏玉米主要为直播。 春玉米露地直播一般在 4 月上中旬播种(4 月 415日),7 月中旬(7 月 1520 日)开始上市。 春玉米地膜移栽种植一般于 2 月中旬制钵,3 月上旬移栽到大田,6 月中旬即可开始上市。 夏玉米主要采用直播的种植方式,播种时间拉得较长,最早的从 6 月下旬即开始播种
稻象甲俗称硬壳虫、看牛妹、米头虫,在广东各地常有发生,尤以粤西地区为重。 近年来一些地区出现干旱,该虫发生有回升趋势,给水稻生产造成一定损失。 现将其发生情况和防治方法简述如下:一、发生情况据观察,水稻象甲 1 年发生 2 个世代:第一代成虫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发生,5 月中旬产卵,幼虫在 5 月下旬至 7 月中旬发生;第二代成虫在 8 月上旬至中旬发生,8 月下旬产卵,幼虫在 9
2、常生长,并能引起其他病害和虫害的交叉感染。 受锈斑病危害过的子实体,干巴收缩,色泽差,商品价值低。 严重受害的病菇,菌褶扭曲,菌褶内多夹附着未能完全释放出的孢子粉末,菌盖也会因病斑的逐渐凹陷而起皱开裂,失去商品价值。 平菇锈斑病在温度高、通风不良、喷水过多、空气相对湿度超过 95时,该病蔓延快,危害也严重。 预防措施:如果发生锈斑病,应加强通风,降低相对湿度。 药物防治可用 5的石灰澄清液
2、的正常生长,并能引起其他病害和虫害的交叉感染。 受锈斑病危害过的子实体,干巴收缩,色泽差,商品价值低。 严重受害的病菇,菌褶扭曲,菌褶内多夹附着未能完全释放出的孢子粉末,菌盖也会因病斑的逐渐凹陷而起皱开裂,失去商品价值。 平菇锈斑病在温度高、通风不良、喷水过多、空气相对湿度超过 95时,该病蔓延快,危害也严重。 预防措施:如果发生锈斑病,应加强通风,降低相对湿度。 药物防治可用
、危害症状稻株矮缩,分蘖增多,叶片浓绿色,幼叶片、叶鞘上有透明黄白色虚线状条斑。 苗期发病分蘖减少,且不能抽穗;孕穗后发病,仅在倒一叶或其他叶鞘上出现黄白色条斑,发病迟的多出现包颈穗、穗小、空瘪粒多、结实率不高。 二、预防措施粳稻一旦发生矮缩病,很难治愈,应积极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 病品种。 因地制宜选育相对发病轻的品种,减轻发病率。 理调节水稻播栽期
1、于不良的环境条件,常会导致金针菇的子实体失去常态,产生畸形,常见的有以下 4 种。 1 针尖菇主要症状:菇体顶部尖细(菌盖仍停滞在原基发育时的幼小状态,直径为12菌柄中、下部稍粗,类似针尖状,因此常称为“针尖菇”。 发生原因:在子实体发育前期,生长环境中二氧化硫浓度偏高,抑制菌盖的生长,形成针尖菇。 防治措施:出菇场要建立良好的通风措施。 瓶栽金针菇待原基形成后进行 35天的幼菇形成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