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
大战的祸根。 返回 拓展提高 二、国际联盟 成立: 1920年 帝国主义列强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 结果 : 英法操纵 ,美国没有参加 总部设在日内瓦 实质: 返回 三、缓和矛盾的华盛顿会议 目的: 时间: 地点: 与会国: 中心议题: 1921— 1922 华盛顿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美日中九国 中国问题 协调美日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第一条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了帝国主义在东亚、 太平洋地区(东方)的统治秩序。 三、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实质 : 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维持战后和平的新体系。 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 调整帝国主义 在西方的秩序 《 凡尔赛和约 》 等条约 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会议 调整帝国主义 在东方的秩序 《 九国公约 》《 四国条约 》《 五国公约 》 华盛顿体系 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 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凡尔赛
分战败国的殖民地 ④宣称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 ⑤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 A.①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一战后,世界形成的统治格局是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美苏两极争霸的格局 D、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 答: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虽然暂时调解了帝国主义的矛盾,但并不稳固,不可能长期存在。 战胜国之间分赃不均,矛盾加深。 战胜国掠夺战败国,复仇主义情绪浓厚。
计划遭到失败。 说明美国战后虽然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但军事实力和政治实力还不足以称霸世界 四、华盛顿会议 目的: 时间: 地点: 与会国: 中心议题: 签订条约: 1921— 1922 华盛顿 美日中九国 中国问题 协调美日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 四国条约 》 《 五国条约 》 1922年 《 九国公约 》 背景 一战期间,日本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威胁到美、英的利益 召开
维均在巴黎和会上慷慨陈词,据理力争 ,但外交努力还是失败了。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什么。 弱国无外交 , 外交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大力发展经济 , 改革开放 , 加强国际交流 ,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法国元帅福煦 说 : 这不是和平,这是 20年的休战。 列宁指出: 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 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你是如何理解两段话的 ? 激起了德国与他国的矛盾
完成下列问题 一、 阅读“繁荣及其崩溃”完成下列问题 1929— 1933 年经济危机( 1)背景: 1924— 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处于( )时期。 ( 2)爆发:( )年首先爆发于( ),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 3)特点:( )广 ,( )长,( )大。 ( 4)影响:( )深受其害,经济危机引发了( ),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二
其它和约 凡尔赛体系 确立欧洲西亚非洲新 秩序。
). 重整教材、先入为主 : (1)打破课本知识结构编排,多媒体放映《一战前后欧洲领土变化示意图》,让学生比较欧洲版图的变化,提问: ①一战后欧洲版图发生了什么变化。 产生了哪些新兴国家。 ②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 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对战败国的条约。 ) ③说明了什么问题。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它们根据实力重新瓜分世界。 )
3、在欧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B国联由英法操纵C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加巩固D欧洲的海外殖民体系进一步扩大7下图反映了同一地点(法国的凡尔赛宫)不同时间发生的两个历史事件:一个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诞生,一个反映了德国战败后任人处置,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心情和场景。 基于历史的角度,两幅图片所示现象反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巴黎和会会场A大国的衰落 B邪恶的终结C分赃的场所
没有得到解决。 战争的结束仅仅使列强们的争夺由战场转移到了谈判桌旁。 它们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 二、感知 引导学生回忆本课 相关内容。 引导学生构建本课知识结构。 引导学生将本课内容放到整个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进行知识的练习。 三、感悟 多媒体展示《我的 1919》中顾维钧的一段话:“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