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
2、春季在大田里栽培,周围麦田喷洒 24酯防除麦田杂草,药液飘浮也易造成药害,导致叶片畸形卷缩。 防治方法 施腐熟的优质农家肥,防止氮肥过量,平衡施肥。 避免过度干旱,干旱后不要浇大水,尤其注意在高温的中午不能浇水,因为浇水后地温突然降低,根系不能适应突然的变化,吸水受抑制,引起生理干旱反而加重卷叶。 据番茄的长势及发育规律,调控温湿度,尤其在生长中后期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棚内不可过于干燥。
2、后传入大田,并通过雨水、昆虫、农事操作传播,以致造成流行。 在温度 25以下、相对湿度 80以上的条件下有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加强检疫,防止带菌种子传入非疫区;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建立无病种子田,采用无病种苗;与非茄科蔬菜实行 3 年以上的轮作;整枝、打杈、采收等农事操作中要注意避免病害的传播;在干旱地区采用滴灌或沟灌,尽可能避免喷灌。 2、种子处理。 用 55温水浸种
2、果实发育最初期,在果实部位的果皮无规则形裂开,胎座组织及种子外露。 随着果实的膨大,脐裂部位也增大。 脐裂果发生原因,主要是花芽分化期间温度过低(8以下)形成畸形花的花柱开裂所造成,但品种间差异很大。 防止措施,要选择耐低温的品种,花芽分花期间防止温度过低,要求日温 20以上,夜温 10以上。 空洞果(空腔果)果皮部与果实内部的发育不平衡,也就是说果实胚座发育不良与果壁间产生空腔。
2、弱的,必要时应在杈上保留 12 片叶再去打杈心,以保障植株生长健壮。 (2)把握好打杈的时间。 在 1 天中,最好选择晴天高温时刻进行打杈。 早晨打杈产生伤流过大,造成养分的流失;中午温度高,打杈后伤口愈合快,且伤流少;如果下午 4 点钟以后打杈,夜间结露易使伤口受到病菌侵染。 (3)打杈前做好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因人手特别是吸烟者的手往往带有烟草花叶病毒及其他有害菌
2、组织坏死。 在大量供水时,由于蒂部细胞膨压过大而使细胞破裂、细胞内充水,最后变色坏死。 即水分过多、过少或忽多忽少造成的。 2、缺钙的影响。 多年连种,过量使用氮、磷肥,都会抑制对钙的吸收。 果实中钙含量低于 易导致脐腐病发生。 3、土壤层浅、沙性大、盐碱土发病重。 4、不同品种发病程度不同。 果皮较薄、果顶平及花痕较大的易发病。 三、防治方法1、适时灌水防止土壤时干时湿
2、的空洞果就氛所以一定要加强根系的管理,使根发育良好。 4在同一花序中,从第一朵花到第五、六朵花的开花时间,如某不集中,就会引起果实间对同化养分的争夺,迟开的花就会形成空洞果,因此在同一花序上,要把同时开放的 34 花一起用生长激素处理。 别是要加强番茄中后期的肥料管理,以防中后期产生脱肥现象。 应在结果初期开始每隔 57 天,追施磷酸二铵 1015 公斤、硫酸钾 510 公斤,多元徽肥 12
2、除草,首先要考虑对于番茄的安全性问题,其次要看对于酢浆草的防除效果。 通过反复调查试验,针对番茄(茄子、辣椒可以参考试用)田中的酢浆草,可以使用杜邦宝成防除。 杜邦宝成是玉米、烟草、马铃薯、番茄等作物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可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莎草及阔叶杂草,如酢浆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旱稗草、藜、蓼、苋、芥菜、马齿苋、繁缕,田旋花、自生麦苗、野燕麦、香附子等。 在番茄定植后长到
2、包好,用绳子吊在井里(水面以上)催芽。 催芽期间每天用凉水冲浇次,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撒种要均匀,撒后覆厘米厚的细土,用草苫遮盖。 出苗后,傍晚应揭去草苫,齐苗后及时间苗。 定植前要喷次多菌灵或百菌清溶液,以防移栽过程中感病。 精心搞好大田移栽及管理幼苗长到片真叶时应及时移栽到大田。 番茄忌重茬,应选择年以上未种过茄科类作物且排灌方便的地块。 可结合整地每亩施优质土杂肥公斤、磷肥公斤
2、成活,最适温度 20左右,相对湿度 90%以上。 当温度低于 4,高于 30时,病害停止发展。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体上或以菌核在土中越冬。 借气流、雨水和农事操作传播。 低温、高湿是发病的主要条件,湿度是发病的关键。 田间有 6 小时以上的结露,病害流行。 当田间温度在 15以上,相对湿度 80%时就会发病;当温度 20左右,相对湿度 95%以上时,灰霉病严重发生。
2、硬直立、皱缩或扭曲畸形,最后秃尖。 防治药剂可用 福丁 3000 倍液喷雾。 磷表现为叶背紫红,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下部叶片上卷,卷叶变黄,叶尖黑褐色枯死。 可通过土壤施磷肥,或叶面喷施 酸二氢钾解决。 缺镁表现为在第一花序果实膨大期,植株下部灰叶失绿,叶脉间出现黄化现象,然后向上扩展,形成黄花斑叶,严重时叶片僵硬或边缘上卷,叶脉间出现坏死斑或褐色块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