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
2、生叶不能正常展开,叶缘扭曲畸形,茎蔓凸起,颜色变浅。 其它激素如矮壮素、防落素等的药害症状一般比。 防治措施:激素使用浓度要适宜,气温高时浓度要低一些。 使用时注意防止其沾到嫩叶或生长点上,千万不可喷洒。 发生药害后,可施一些促长的药肥,如奥普尔、天然芸苔素等。 生理性卷叶在番茄采收前后,第一果穗叶片稍卷,或整株叶片卷曲成筒状,变脆。 这主要是由于高温干旱,叶片气孔关闭而导致叶片卷曲。
2、侧根,病斑呈暗褐色,绕茎基或根茎扩展,致使皮层腐烂,地上部叶片变黄,果实膨大后,因养分供应受阻逐渐萎蔫枯死。 后期病部表面常形成黑褐色大小不一的菌核。 二、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 常见的抗病品种有毛粉 802、大红一号等。 培育无病壮苗。 选择地势干燥,平坦地块育苗。 育苗期苗床换新土或用甲醛:高锰酸钾=2:1 对土壤消毒。 育苗时先用 55水 10钟烫种,然后用
2、。 高脚苗本身长势就较弱,定植时再和健壮苗子一样采用直栽的话,苗子肯定会更弱。 笔者建议高脚苗要卧栽。 三是定植后苗子再次旺长。 定植后,如果不注重温度、肥水等方面的综合调节,秋茬番茄又出现旺长现象,番茄茎秆细弱就不足为奇了。 笔者建议菜农,对于这种情况,可喷用爱多收 2000 倍液及助壮素 750 倍液控旺长,增加茎秆粗度。 四是连年重茬危害。 种植大棚番茄的地方因受市场的制约
2、,致使根冠比失调,花器和果实不能正常发育,出现畸形果;在制种过程中,由于人为和虫害损失雌蕊花器,或在枝头上接受花粉不均匀,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畸形果。 防治措施:1、选用不易产生畸形果的亲本材料;在北方的春茬制种中从第二花序开始进行制种;需要人工杂交制种的品种,在田间操作时要求去雄授粉熟练,不伤雌蕊,授粉充足;及时摘除畸形果。 2、培育壮苗,加强肥水管理,防治植株徒长。 3、采取配方施肥。 4
2、比例为1:,而番茄对氮和钾的吸收量为施肥量的 40%对磷的吸收仅为施肥量的 20%左右,与氮、钾相差 1 倍。 所以,番茄氮、磷、钾施肥量的比例应为1:1:2。 由试验结果(表 11可以看出,与单施氮肥相比,增施磷、钾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在生产实践中往往出现畸形果。 畸形果的出现与番茄花芽分化时遇到低温有直接关系,但是氮肥过多、植株生长时旺,尤其是育苗期间多肥、多湿,茎秆生长过粗
2、口侵入,也能直接穿透表皮侵入。 病菌在田间再侵染频繁,条件适宜病害发展很快,从开始发病到全田发病只需 10 天左右。 病菌发育适温为 20需要 85%以上相对湿度,喜弱光。 防治要点高畦覆地膜栽培。 定植密度不能过密。 及早整枝。 中后期适时摘除下部老叶,改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 调控棚内温湿度进行生态防治。 合理施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 适当控制灌水,加强放风排湿。 缩短叶面结露时间。
2、子表面越冬,病菌从伤口及气孔侵入,在细胞间繁殖,与此同时,细胞被分解,致病部凹陷。 番茄疮痴病的发生与温度有很大关系,高温、高湿的天气是发病的主要条件,该菌的适宜温度为 2730,因此该病多发生在秋延迟或早春保护地番茄上,管理粗放、长势弱的植株发病重,与茄果类蔬菜如辣椒、茄子等轮作的地块发病重。 三、 55的温水浸种 10 分钟后移入冷水中,待种子冷却后再催芽。 单干整枝,及时清除老叶
2、生长势弱的,必要时应在杈上保留 12 片叶再去打杈心,以保障植株生长健壮。 (2)把握好打杈的时间。 在 1 天中,最好选择晴天高温时刻进行打杈。 早晨打杈产生伤流过大,造成养分的流失中午温度高,打杈后伤口愈合快,且伤流少如果下午 4 点钟以后打杈,夜间结露易使伤口受到病菌侵染。 (3)打杈前做好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因人手特别是吸烟者的手往往带有烟草花叶病毒及其他有害菌
2、症状要比 2,4D 轻。 防治措施:中熟品种的激素使用浓度应为20熟品种为 15温高时浓度要低一些。 使用时注意防止其沾到嫩叶或生长点上,千万不可喷洒。 发生药害后,可施一些促长的药肥,如奥普尔、天然芸苔素等。 该药害发生面积大,无发病中心,这一点是与其它病害所不同的。 三、生理性卷叶在番茄采收前后,第一果穗叶片稍卷,或整株叶片卷曲成筒状,变脆。 其原因是由于高温干旱,番茄气孔关闭
2、或发病初期,及时用 150200用链霉素溶液、200400用氯霉素溶液喷雾防治。 炭疽病引起的烂果炭疽病主要侵害未成熟的果实,病部初期水渍状透明小斑点,扩大后呈褐色,略凹陷,具同心轮纹,其上密生黑点,并分泌淡红色黏状物,最后整个病果腐烂或脱落。 防治对策:适时采收健果,及时摘除病果;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时用 70%代森锰锌 400600 倍液、75%百菌清 600800 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