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
首页 探究一 探究二 例题 1 将适量金属钠投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 ,有气体放出 ,但无沉淀生成的是( ) A . H C l B .饱和 N a O H 溶液 C . F e C l3 D . C u S O4 解析 :钠与水溶液反应均放出氢气。 A 项发生的反应为 2 N a + 2 H C l2 N a C l + H2↑ ,只有气体放出 ,无沉淀生成。 B 项中 N a O H
各反应物、生成物各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变化。 2)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会发生化合价的变化呢。 [小结 ] 从 NaCl的形成看 化合价升降的根本原因是电子的 得失 ,即氧化还原反应的 实质是有电子的得失。 4. 实质 :电子发生转移 (得失或偏移 ) 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 氧化反应 ,失 e、价升 ;还原反应 ,得 e、价降
aCO3 CaO + CO2 (9) SO2 + PbO2 PbSO4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四 “双线桥”法 步骤: ,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的同一种元素。 “失去”、“得到”的电子总数 注意:失电子数 = 得电子数 Mg + Cl
2、危害:其可为害多种作物、观赏植物、野生杂草,寄主范围超过 74 科 500 种植物。 直接危害:如同温室白粉虱一样,其若虫、成虫刺吸植株汁液,植株直接受害,叶片发黄,叶片卷曲等。 间接危害:引发煤污病:b 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一样都具有群居和成群结队迁飞的习性,其分泌一种含糖份较高的物质,发霉后,产生煤污病影响透光,光合作用降低,降低植株长势和产量。 传播病毒:其能携带多种病毒病源传染
△ H=+碳铵的分解 (NH4 )2CO3(s)=NH4HCO3(s)+NH3(g)。 △ H=+ kJ/mol 二、熵、 熵增原理、 熵判据 1.熵(混乱度):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由有序自发地转变为无序的倾向,这种推动体系变化的因素称作熵。 熵判据: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这一经验规律叫做熵增原理。 是在用来判断化学反应方向时就称为熵判据。
186。 C Q1 = 162 = 106 kJ/h (2)湿空气中水蒸气 C 水 = kJ/kmol186。 C Q2 = 162 = 106 kJ/h (3)催化剂带入水蒸气 Q3=65 505 = 106 kJ/h (4)吹扫、松动水蒸气 Q4= 280 =106kJ/h (5)烧焦炭 Q5 = 505 =106 kJ/h (6)催化剂 Q6 (7)燃烧热 Q7, j = NjΔH
ZXGYQ 某金属与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NO ,消耗金属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3 ,则该金属可能是( ) A、 Cu B、 Ag C、 Al D、 Fe 在下列有水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水既不作 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 A、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B、氯气与水的反应 C、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D、铯与水的反应 硝酸铵受热分解可得硝酸、氮气和水,此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D、 纯净的盐酸 E、 含氮 35% 的硝酸铵化肥 F、 生石灰 C F 经分析,某种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 则此物质 ……… ( ) ,也可能是混合物 分析: 只含一种元素,一定是单质而不是化合物,但可能是一种单质,如 H2,为纯净物;也可能不是一种单质,而是两种单质的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或 O2和 O3等。 答案: D 二、物质的相互转化 单质 化合物 碱性 氧化物 氢氧化物( 碱) 酸性
效果不佳 优点: 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 装置不复杂,仪器简单易得 不腐蚀手。
无 H)不能被氧化。 如: C2CH3HO+2H2O 催化剂△ 19 • ②醛被氧化:醛基的 C— H键断裂,醛基被氧化成羧基。 如: ④ 有机化合物的燃烧、不饱和烃和苯的同系物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等。 如: 催化剂 C R OH O ③ 乙烯氧化: 2CH2CH2+O2 2CH3CHO 催化剂 △、加压 CH4+2O2 CO2+2H2O 点燃 KMnO4 H+ CH3 COOH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