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
中膜增厚 外膜增厚 复合型动脉病变 丛样病变 扩张性病变 动脉炎性病变 肺动脉高压分级( Wagenvoot) Ⅰ 级 :肺小动脉肌性增厚 Ⅱ 级 :肺小动脉肌性增厚和细胞性内膜增生 Ⅲ 级 :内膜纤维性增生形成板层样改变 Ⅳ 级 :丛样病变形成 ,内膜和中膜广泛纤维 化 ,含铁血黄素沉着 ,坏死性动脉炎 肺动脉高压分级临床意义 ⅠⅡ 级:属可逆性改变, 有手术适应证
基于 APTT的静脉肝素剂量调整 APTT( 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 ) 剂量调整 35s( ) 80U/Kg弹丸注入;增加滴注速度 4U/Kg/h 3545s( ) 40U/Kg弹丸注入;增加滴注速度 2U/Kg/h 4670s( ) 不调整 7190s( ) 降低滴注速度 2 U/Kg/h 90s ( ) 停用 1小时 , 然后降低滴注速度 3U/Kg/h 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比较 •
d ending at the infundibulum. – Inward movement of the free wall (bellows effect) – Contraction of the longitudinal fibers, which shortens the long axis. – Traction of the free wall caused by
PAA) LABORATORY/ASSISTANT EXAMINATION • DVT的辅助检查 —— 与 PTE检查同时进行 – 静脉超声检查 有症状的近端 DVT,敏感性 95%,特异性 98% – CTV – 放射性核素静脉造影 – MRV – 肢体阻抗容积图( IPG) – X线静脉造影 “金标准 ” ,适用于无创检查不能确定诊断 动脉血气分析 •低氧血症 •低碳酸血症 –
;堵塞达 85%可致猝死。 • 急性 PE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约为 80%。 • 急性 PE引起的肺血管阻力增加、除机械性堵塞因素外,近年,研究证实体液的作用,血小板和白细胞是肺血管活性物质二个重要的来源。 来自 料库下载 (二)呼吸功能改变 • 较大的 PE可引起反射性支气管痉挛,血栓释放介质,使气道收缩,低肺通气量,呼吸困难。 • 栓塞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发生肺萎陷,肺顺应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