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
+ HCHO H2SO4 CH2 (o) H2SO4 CH o 2 LOGO 卤代烃的鉴别: a、硝酸银醇溶液试验 b、碘化钠 — 丙酮溶液试验 a、 硝酸银醇溶液试验 卤代烃与硝酸银醇溶液反应的结果是产生卤化银沉淀: R— X + AgNO3 RONO3 + AgX 由于卤代烃分子结构不同,上述反应的反应速度差别较大。 可将卤代烃分成三种 : ( 1)室温下立刻产生卤化银沉淀的卤代烃有 :
Rmin和塔板数粗算 . 1 最小回流比 Rmin 由《化工分离过程》 [5]得恩特伍德公式: 1)(1 , mici mDii RX (3—1)。 qXici Fii 11 , (3—2)。 因为进料为饱和液相,所以 q=1。 其中 αi=( α 顶 α 底 ) 1/2 α 丙烯 =[( ) ( 1/) ] 1/2= α 丙烷 =[( ) ( ) ]
1 F2表现型: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 1YYRR 2YyRR 2YYRr 4YyRr 1yyRR 2yyRr 1YYrr 2Yyrr 1yyrr 测交: 测交: F1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YyRr yyrr 配子: YR yR Yr yr yr 测交 后代: YyRr 黄色圆粒 yyRr 绿色圆粒 Yyrr 黄色皱粒 yyrr 绿色皱粒 比例: 1 : 1 : 1 : 1
的组分量每毫升固定液中所溶解式中 CL与 CG分别是组分在固定液与载气中的浓度。 学生提问、讨论与总结 4 容量因子( k) :又称 分配比,容量比 ,指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量(质量、体积、物质的量)之比。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质量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k两组分分配系数不同,则在色谱柱中有不同的保留值,因而就以不同的速度先后流出色谱柱,从而达到分离。 组分分子结构不同,组分性质不同
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 l) H+ ( 2) Na+、 K+ ( 3) Ba2+ ( 4) Mg2+ 能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 Mg(OH)2沉 淀,该沉淀能溶于 NH4Cl溶液。 Ⅱ 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能与适量的 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 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 过量的 NaOH溶液。 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 色 AgCl沉淀,不溶于稀
m i nHu op CBu op BCAH 2m i n opopuuuu分析时间是主要矛盾分离是主要矛盾 选择流速和载气应同时考虑对柱效和分析时间的影响 uCHuuuBNuuopop气选气选224.进样条件的选择 • 气化室温度 —— 一般稍高于样品沸点 • 检测室温度 —— 应高于柱温 30~500C • 进样量 —— 不可过大,否则造成拖尾峰 注:
与用户之间的指派关系。 最简单形式: {u1,u2},{r1},r1不能同时指派给用户 u1和 u2. 四种类型: ① 一个 user一个 role: {u1},{r1} ② 一个 user多个 role: {u1},{r1,…, rn} ③ 多个 user一个 role: {u1 ,…,um},{r1} ④ 多个 user多个 role: {u1 ,…,um},{r1,…, rn},
勿使产生泡沫 )。 3.分注于灭菌试管或平皿中制成血斜面和血平板培养基。 成分 蛋白胨 10g 磷酸氢二钾 2g 琼脂 20g 乳糖溶液 (20% ) 50ml 伊红溶液 (2% ) 20ml 美蓝溶液 (% ) 20ml 蒸馏水 1000ml 制法 ①将蛋白胨和磷酸氢二钾加温溶化于蒸馏水中 ②校正 pH值为 ③煮沸溶化过滤后分装三角瓶中,每瓶定量分装 ④ 15磅 30min高压灭菌
5 m P a s 精馏段液相平均粘度为: L D m L F mLm μ + μ 0. 30 1 + 0. 27 5μ = = = 0. 28 8 m P a s22 化工系课程设计 11 塔釜液相平均粘度 由 Cmt ,查手册得 3 3AB= 1 9 .8 1 0 N / m , = 2 4 .0 1 0 N / m 3L W m = 0 . 0 1 2 1
精)精) 提馏段 平均摩尔质量 k m olkgMk m olkgMLmVm/ / ((提)提)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精馏塔设计 9 平均密度计算 气相平均密度计算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即 3((3((/ / mkgRT MPmkgRT MPmVmmVmmVmmVm )()((提)提)(提)提)(精)精)精)(精) 液相平均密度计算 液相平均密度依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