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
观测杆 (位置不影响加载并要有明显标志 ),并对支架模板作第一次观测,作好记录。 时间 加载时按照计算预压总荷载的 30%、 50%、 80%、 100%、 120%分级进行,中间每级加载完成后,对 支架进行一次观测,最后一级加载完成后要 静载 10 小 时并 跟踪观测,每次观测都要根据观测记录计算支架在两次观测时间之间的沉降情况。 预压持载时间根据支架观测情况确定
m。 支座上各个部件纵横向进行对中,当 安装温度与设计温度不同时,纵向支座各部件错开的距离与计算值相等, 支座中心线与主梁中心线平行,安装好的支座任何时候不得扰动。 钢筋 、预应力钢绞线 加工及波纹管定位、穿束 钢筋下料、加工成型均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钢 筋安装、绑扎按从下至上原则进行,钢筋在钢筋加工厂集中预制。 钢筋保护层采用同型号弧形混凝土垫块以免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垫块不得少于
径应随钢筋大小更换,末端弯钩 ,弯起钢筋 5d。 对复杂的弯曲钢筋都应进行试弯一根,然后检查其弯曲形状、尺寸是否和设计要求相符,方可再进行成批生产。 9)钢筋的焊接和骨架:墩身钢筋焊接长度长、数量大,为保证钢筋的焊接质量,需对焊工进行操作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并对每条焊缝进行检查,对钢筋的抗拉强度和冷弯均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抽检,采用槽钢限位方法保证焊接后的钢筋在同一轴线上。
保模板位置的正确。 砼浇筑前应将模板内杂物、已浇砼面上泥土清理干净,模板、钢筋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砼的浇筑。 砼浇筑时要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是否松动变形、预留孔、预埋支座钢板是否移位,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工艺流程图 墩身 墩身采用 C30 砼施工。 在承台顶面准 确 放出墩柱的中线和边线,考虑砼保 护层后,标出主钢筋的位置。 墩身施工同墩台侧墙前墙施工一致。 台帽施工 在 桥台前墙
进。 采用钻孔泥浆护壁,以保持孔壁在钻进过程不坍塌,钻孔泥浆始终高出地下水位。 成孔 检查掏渣筒情况和钻进速度等以综合判断是否已进入风化岩层 以上(或设计的桩底标高),已进入后报请监理工程师确认,确认后即可检孔,检孔合格进行下道工序。 清孔 清除孔底钻渣达规范要求,并使孔内泥浆比重处于 之间。 钢筋笼制作 ⑪、钢筋笼的制作 钢筋的下料、焊接及绑扎要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 要求主筋平直
梁 5)封锁时间安排 本桥共 16 孔,其中第 5 孔、第 9 孔分别跨越沈山下行线、沈山上行线,施工前需要向铁路相关部门申请封锁时间。 架设第 5 孔、第 9 孔梁体时必须在封锁时间段内完成,每次封锁时间为 2 小时30 分,计划封锁日期如下表: 序号 封锁日期 封锁时间 施工内容 1 20xx 年 21 日 2 小时 30分 架设 5孔 3梁 2 20xx 年 22 日 2 小时 30分
设置足够的架立、定位钢筋,以保证钢筋骨架的位置准确。 钢筋安装 全部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6 盖梁底模板采用δ 6mm 的钢板,侧模板采用自制的钢模板。 钢模板保证有足够的刚度以及要求的平整度,单块面积大于 2m2,单块重量小于 500kg,便于人工操作。 模板与模板的接口用螺杆固定紧,并在模板外侧通过塑料管用对拉螺杆拉紧模板,并加上一定数量的外撑
m厚中粗砂垫层。 垫层砂料应采用洁净的中粗砂,表面应干燥,含泥量不大于3%,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渗透系数不小于5103cm/s,不含有机质、粘土快和其他有害物质,砂砾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2) 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① 施工采用轻型推土机结合平地机进行施工作业,并使用自卸车运输砂料。 用推土机将卸好的砂料对向平推,结合平地机施工将砂料摊铺平整,仔细修整作业面,并整板拍实,使中粗砂垫层平整度、铺筑厚度
通过轮廓线上点与中心线的距离标出轮廓点,加密轮廓线,依次定出整个隧道轮廓线。 锁脚锚杆 隧道轮廓线外 按设计要求打设锁脚锚杆,注浆。 明洞工程 1)明洞衬砌采用 C25 钢筋混凝土衬砌,挡水耳墙与明洞二次衬砌同时浇筑,并与明洞拱墙背顺接。 2)明洞开挖临时刷坡线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确定,临时开挖边坡采用喷锚、网联合支护。 3)为了保证洞口边仰坡在施工和使用期前的稳定,在钢筋混凝土衬砌达到设计强度后
(四)预应力张拉 张拉准备 设置张拉操作台和防护板。 制作铁架,张拉前把铁架紧靠在 梁两端,千斤顶用倒链悬挂在铁架上。 并在距离千斤顶 ~ 2m 处安装防护板,以防锚具夹片弹出伤人。 检验张拉机具 在张拉作业前对千斤顶、油压表及油泵进行标定,并算出回归公式,根据回归公式计算出张拉不同阶段油压表的对应读数。 将编制的预应力张拉计算书、相应千斤顶标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