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
型、设计型的同步实验和综合实验,突出节约、环保的绿色化学理念,将实验和实训有机结合,有利于 培养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教材: 华中师大等三校合编《分析化学》高教出版社;普通高教“十五”国家规划教材《分析化学教程》 北大出版社。 武汉大学等五校合编《分析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资源: 指导性教学文件有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教师授课计划》,编写了《分析化学学习指南》
不鲜明。 216。 对于单色指示剂用量多少对色调变化影响不大,但影响变色范围和终点。 216。 指示剂本身都是弱酸或弱碱,也会参与酸碱反应。 2. 温度:温度变时指示剂常数和水的离子积都会变,则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也随之发生改变。 3. 中性电解:溶液中中性电解质的存在增加了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指示剂的表观离解常数改变,将影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某些盐类具有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性质
容器如量筒侧不宜这样做)。 ② 吹干:可用吹风机将容器吹干。 ③ 用有机溶剂干燥:有些有机溶剂可以和水相溶,最常用的是酒精,在容器内加入少量酒精,将容器倾斜转动,器壁上的水即与酒精混合,然后倾出酒精和水。 留在容器内的酒精挥发,而使容器干燥。 往仪器内吹入空气可以使得酒精挥发快一些。 带有刻度的量器不能用加热方法进行干燥,加热会影响这些容器的精密度 .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13
析化学发展历史及展望 分析化学的历史悠久 分析化学一词是在 17世纪由玻意耳提出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分析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是从 到 20世纪 40年代后的几十年,半导体和原子能技术的发展使仪器分析突飞猛进,灵敏度高,速度快,易实现自动化。 分析化学经历了三次巨大的变革: 第一次 是在本世纪初,由于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特别是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如溶液理论)的发展
捻度机 采用直接解捻法,将试验室样品放在捻度机上进行解捻,单丝达到彼此平行时,记录其捻数和捻向。 试验前将样品剥去表层丝,每次试验各试样间至少拉去一米以上,予加张力为 177。 ,两夹钳间试样的夹持长度为 500177。 1mm,每个试验室样品取 5个样。 粘胶长丝物理性能检验标准 项目 等级 优等 一等 二等 三等 干断裂强度 cN≧ 湿断裂强度 cN≧ 干断裂伸长率( %)
新的课题和挑战。 有机化学已经并将继续在物理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天然产物化学、金属有机化学、有机分析、计算化学、化学生物学和应用有机化学等各个方面得到发展。 三、本专业研究方向及简介 本 专业 1986年获批 硕士学位授予 权, 2020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 现有 教授 8人 (含兼职教授 1人) ,副教授 9人, 讲师 4人,其中 10人具有 博士 学位 , 6人具有 硕士 学位。
) 医学与分析化学 1) 肉毒杆菌毒素 :迄今最毒的致死毒素 ,据推算 ,成人致死量仅需一亿分之七克 (70ng),有 7种不同免疫型体 . 2) 硒与白内障 :营养需要范围为 1 107 ~ 2 106。 达到3 106 ~ 1 105将引起慢性中毒。 超过 1 105会引起急性中毒 ,以致突然死亡 . 人视网膜含硒量 7g正常。 动物肝脏、海味、大蒜、蘑菇等含硒丰富。 3) 碘盐
伏安分析法: 以测定电解过程中的电流 电压曲线为基础的电化学分析方法; 极谱分析法( polarography): 采用滴汞电极的伏安分析法; 极谱分析: 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的电解分析。 特殊性: 使用了一支极化电极和另一支去极化电极作为工作电极; 在溶液静止的情况下进行的非完全的电解过程。 08:16:28 极化电极与去极化电极 如果一支电极通过无限小的电流,便引起电极电位发生很大变化
00 nm 蓝敏管 200625 nm Ni环(片) 碱金属 光敏阴极 h 32 光电倍增管 待扫描 160700 nm 1个光电子可产生 106~ 107个电子 33 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34 多通道仪器 ( Multichannel Instruments) 光电二极管阵列 (通常具有 316个硅二极管 ) photodiode arrays (PDAs) 同时测量 200~
、报告结果。 第二章 小 结 x ~ x d Rd 第一章 分析化学概论 : 滴定分析对反应的要求、滴定方式、基准物质、标准溶液 : M(Mr)、 m、 n、 c、 V、 w、 之间的关系 滴定剂 (nA)与被测物 (nB)的关系 : 等物质的量规则 、 换算因数法 误差的基本概念 : 准确度 (T 、 Ea、 Er)与精密度 ( 偏差 ) 、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