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
DNA 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 ( 2) DNA 的基本骨架由哪些物质构成。 分别位于 DNA的什么部位。 ( 3)什么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碱基对位于 DNA的什么位置。 ( 4)脱氧核苷酸的三个组成成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脱氧核苷酸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中 DNA 分子两条链的方向的问题 ,学生一开始认为两条链的方向都是右旋,是一致的,后来通过第二和第四个问题的讨论
【追问】是氨水使酚酞变红,但氨水并没有与酚酞接触呀。 【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得出结论板书】物质都是有微小的粒 子 ——分子、原子构成的。 【说明】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向学生展示各种分子、原子的照片,进一步说明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边听、边看、边质疑。 得出结论:氨水、酚酞等物质中有肉眼看不见的极其微小的粒子,这些粒子能运动。 微观粒子聚集在一起构成宏观物质。
? I like … .best I don’t care for… … I hate… . TEACHING AID: Multimedia Teaching Procedure: I. Warmingup Brainstorming: what food do you know? II. Revision Tell the names of food and check the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考纲展示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2阿伏加德罗常数3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4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5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6液晶的微观结构7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8气体实验定律9理想气体10饱和蒸汽、未饱和蒸汽、饱和蒸汽压11相对湿度12热力学第一定律13能量守恒定律14热力学第二定律15单位制
,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 认识微观粒子的特征。 2 .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 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多媒体展示花园景色(花香) 向空气中喷洒香水 提出问题:同学们闻到什么气味吗。 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2) 为什么会有这样子的现象呢。 为什么能闻到香水的气味。 学生观看
个近似的物理模型,可把分子看成是一小球 .则: 3432Vd ② 立方体模型:对 气体 可以把分子当作是一个小立方体,这个小立方体的边长可以看作相当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即 3 Vd (以上两式中 d表示分子的直径, V表示固液体分子的体积或气体分子所占的空间体积 .) 分子的模型 ( 3)数量级 : 一些数据太大或很小 ,为了书写方便 ,习惯上用科学记数法写成 10的乘方数 ,如 3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液体分子 间的间隔 < < 上一页 下一页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⑴ 1个水分子 (H2O )由 1个氧原子和 2个氢 (H)原子构成; ⑵ 1个氧分子 (O 2)由 2个氧原子 (O)构成; ⑶ 1个氢分子 (H2)由 2个氢原子 (H)构成。 例如: 上一页 下一页 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会变成其他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变成其他分子。
子 中有 4个 σ 键 B.甲醛分子中的 C原子为 sp3杂化 C.甲醛分子中的 O原子为 sp 杂化 D.甲醛分子为平面三角形,有一个 π 键垂直于三角形平面 15. D [从结构式看,甲醛分子为平面三角形,所以中心原子 C应为 sp2杂化,形成三个杂化轨道,分别与 O原子和两个 H原子形成 σ 键,还有一个未参与杂化的 p轨道与 O原子形成 π 键,该 π 键垂直于杂化轨道的平面,
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浓氨水,观察颜色变化。 用烧杯中溶液润湿滤纸条,依次挂在装置上不同高度处,将盛有少量氨水的容器放于滤纸下方,扣上塑料罩,注意观察现象。 湿衣服在太阳底下和阴凉处,哪个干得快。 垃圾堆的臭味在冬天还是夏天更明显。 实验二: 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实验内容 将两份质量相同的少量品红颗粒,分别加入到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中,注意观察现象。 二、分子的性质 分子总在不断运动着
布于离心管中部; 现象 3:繁殖后的第二代大肠杆菌 DNA离心后出现两条带,一条分布于离心管中部,另一条分布于离心管上部。 证明新合成的 DNA分子的两条多核苷酸链中有一条来自亲代 DNA,一条则是新合成的。 DNA分子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 1) DNA分子的复制需要模板,原料和能量、酶等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