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
,新的原子轨道称“杂化轨道”。 “轨道”总数不变,但能量趋于平均化,“杂化轨道”的对称性更高 ,更有利于成键。 “杂化轨道”与其它原子的轨道(或“杂化轨道”)重叠形成共价键。 三、 杂化轨道理论 -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 CH4分子 (二)杂化类型 sp3杂化:同一原子中, 1个 s轨道与 3个能量相近的 p轨道杂化形成 4个 sp3杂化轨道 (含 1/4原 s轨道成份和 3/4原 p轨道成份 )。
F F斥 F引 0 r ▲ 分子力和分子间距的变化图 纵轴表示分子间的作用力 正值表示 F斥 横轴表示分子间的距离 负值表示 F引 ▲ 分子力和分子间距的变化图 F F斥 F引 F分 r0 0 r F斥 = F引 F斥 F引 F斥 F引 F引 F引 F斥 F斥 r0 ( 1
020年黑龙江省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 ) 4.(2020年长沙市 )中秋节在桂花园中赏月 , 我们能嗅到桂花香。 这个事实能说明 ( ) C 课时训练 5.(2020年包头市 )下列分子的定义正确的是 ( ) D B 6.(2020年黄冈市 )正电子 、 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 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 、 质子相比较 , 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 正四面体型 (CH4, CCl4, NH4+ ) (P4) 3. 平面型 原子形成分子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并非都是 8电子稳定结构。 4. 球形 定义: 成键两原子间共用电子对不是由两个原子提供 , 而只由其中一方提供所形成的共价键称为配位键: A + ∶ B → A ∶ B(表示为 A←B ) ∶ B 电子对给予体 A 电子对接受体 “ → ” 指向接受电子对原子的箭头。 *配位键 如
些问 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节“认识分子”。 二、新课教学: [来源 :Z+x x +k .Co m] 德谟克里特的猜想 让学生阅读课文第 96至 97 页中内容,想想人类是怎样认识分子的。 我们注意到人类在认识分子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猜测和想法,我们把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称为“猜想”。 猜想是经验素材和科学理论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科学探究经常需要猜想。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本章 整合 分子动理论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的大小 : 直径数量级 1 0- 10分子的质量 : 数量级 1 0- 26 阿伏加德罗常数 : N= 6 . 02 1 023 - 1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实验依据 扩散现象布朗运动运动特点 : 永不停息 ; 无规则 ; 温度越高 ,运动越剧烈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特点 : 引力、斥力同时存在 ,分子力指引力与斥力的合力规律 = 0,
1、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内能 一、分子及其热运动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北宋诗人王安石曾写过这样的一首诗 : 墙角数枝梅 ,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 为有暗香来。 我们并没有靠近梅树 , 却能闻到梅花的香味 , 这是为什么呢 ? 提示 : 这是由于扩散现象造成的。 1 . 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 . 知道分子的球形模型 , 知道分子直径的数量级 ,
1、课标版 物理 第 1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 一、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1)分子的大小 m。 (2)阿伏加德罗常数 a.1 常可取 教材研读 1000023 (1)扩散现象 :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使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 象。 温度越 ,扩散越快。 (2)布朗运动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中的 的永不停 息的无规则运动。 其特点是 : 运动。 运动越。 运动越。
性碳原子: 当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连接在碳原子(如 CHBrC1F)上时,形 成的 化合物存在手性异构体。 其中,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 【 讨论 】 1. 有人说“手性分子和镜像分子完全相同,能重叠”是吗。 二者什么关系。 分别 用什么标记。 2. 举例说明手性分子对生物体内进行的化学反应的影响。 3. 构成 手性碳原子的 条件。 【课堂练习】媒 体展示
1、最新海量高中、识分子【教学内容】:识分子 沪科粤教版 物理 八年级 第十章 第 1 课 (1 课时)【教材分析】:本节由三个段标组成,即德谟克里特的猜想、什么叫分子、分子的大小。 教材首先通过对宏观事物的观察和分析,提出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问题,然后介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的猜想和其他科学家的研究和发现,最终提出分子的概念。 并同时提出一切物质都是分子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