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邦建国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央集权的国家。 司马迁作《史记》,夏、商、周三个 王国的兴衰便被描绘成大一统王朝的更迭。 其实,商王国时期的国家是一种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有的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方国联盟”,也有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部族国家”,所谓“部族”,是指由原始时代的部落组织衍变而来的、以血缘(族姓)联系为基础的社会集团,它是中国国家的早期形式。 商王作为方国联盟的盟主,具有向盟国征取贡物、巡狩盟国境地
人教版八上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
b. 分封制依循什么原则。 以宗法制 为基础的分封制怎样划分社会成员的关系。 c. 礼乐制度是用来做什么的。 你能举例 说明什么是礼乐制度吗。 ② 拓展思考: a. 周朝时怎样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这与强调平等和奋斗竞争的现代社会有什么根本差异。 (放在分封制和宗法制后面) b. 你认为礼乐制度 有什么用处或者有什么害处。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你还能感受到 礼乐制度吗。
第4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什么不同。 有何进步作用。 不同点: 商王与方国之间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方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离心力;周天子与诸侯国间是等级森严的主从关系,诸侯国自下而上层层拱卫,极大提高了王权地位。 进步性: 分封制密切了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和对周边民族的影响力,周王作为天下共主的权威地位得到加强。 比起商时期松散联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