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
2、分成 2,分别合并到其他蜂群。 如果有两个王群合并,则在前一天先除去一只质量差的蜂王。 为减少被并群的蜜蜂返回原巢址,最好将它与相邻的蜂群合并。 合并蜂群前应仔细检查被并的无王群,确保被并群无蜂王和王台。 合并蜂群亦在傍晚进行,这时蜜蜂大部分已经归巢,而且没有盗蜂袭扰,便于操作。 为了保证蜂王的安全,可用安全诱入器、王笼把蜂王关入,在蜂群内临时保护起来,合并成功后再放出。
2、失王群王台,把巢脾靠近箱壁一侧,将框式铁丝隔板,插入巢脾旁边,然后从交尾群将产卵新王带蜂提出 2 脾并入失王群铁纱隔板外侧,加上隔板,盖好覆布和大盖,过 3 天抽出铁纱隔板,合并为一群。 由于新王产卵多,且能维持强群,党政军能使蜂群增加采蜜量,养蜂者主张每年进行一次全场换王。 方法如下;从生产区挑选带蜂的花粉脾和老蛹脾各 1 张,靠在箱内一侧,用 1
2、放置在干燥、避风和半阳半阴的地方中、后期应将蜂箱放置在干燥、向阳、避风和安静的地方。 3个阶段都不能将蜂箱放置在全阴的地方。 2 培育大批适龄越冬蜂幼蜂出房后经过试飞排泄但没有参加过采集与哺育工作的蜜蜂为适龄越冬蜂。 这些幼蜂具有越冬性能好、寿命长、越冬后哺育能力强等优点。 为保证越冬蜂的数量及质量,在当地最后一个蜜源期,要及时抽出蜂群内多余的巢脾,保持蜂脾相称,把产卵脾上过多的贮蜜摇出
2、,再盖一层小草帘。 箱外包装的严密程度和厚度,不同地区则有不同要求,如在平时最高气温为 0,最低气温为地方,在箱底垫 35 厘米的干草,箱盖上面盖 12 层厚草帘,箱后和两侧用 12 层草帘围上,里面再塞上干草,在一组或一排蜂箱的箱与箱之间是否塞草,视当地当年冬季气温而定,蜂箱的前面,若是平箱群可不包装,但要使箱盖上面的草帘向前伸出,不让阳光直射蜂箱前壁
2、,而仍有一定的商品蜜。 三、组织强群采蜜强群具有工作效率高,消耗饲料少的优点。 实践证明 10 框以上才能提供商品蜜,1520 框才可获得高产。 在一定范围内采集量群势呈强的正相关。 据试验 15脾以上的强群平均每只每次采蜜 38 毫克,外勤蜂占 65,最高日进蜜量 克。 而 10 牌以下的弱群分别为 16 毫克,40和 7 千克,每群 10 框的 100 群,远不如每群 20 框的 5O
2、中后期,用铁丝钩每 1520天掏一次死蜂。 掏死蜂时动作要轻,防止惊扰蜂群。 如果巢门没有冻结也没有挂霜,说明温度高了,要适当加强通风。 越冬期间无特殊情况不随便开箱检查,主要根据箱外观察判断箱内情况:(1)失王:晴暖天气的中午若有部分蜜蜂在巢门内外徘徊不安和抖翅。 开箱栓查,如果确是失王,则诱入贮备蜂王,或与弱群合并。 (2)口渴:越冬期间蜜蜂吃不成熟或结晶的饲料,会引起口渴。 表现是散团
2、染了孢子虫病,至使蜜蜂患了下痢。 (5)胡蜂侵害夏秋季,场地有缺头、断足的死蜂,表明有胡蜂袭击蜜蜂。 (6)螨害不断发现一些体格弱小,翅残缺的蜜蜂爬出箱外,可能是遭受了螨害。 (7)蜂王情况有蜜粉源的晴暖天气,蜜蜂频繁出入,回巢蜂时一对后足携带着花粉团,表明蜂王健在。 蜂群的蜜蜂很少出巢采集花粉,有些蜜蜂在巢门振翅,来回爬动,可能是丧失了蜂王。 (8)分蜂预逃分蜂季节
2、转地饲养,或饲养方法不当及感染病虫害等同样会引起蜂种退化。 二、复壮措施(一)提纯复壮法。 若查明蜂种是因混杂交配而引起的种性退化,可对饲养的蜂群进行经济性状和生产力的考察及形态性鉴定,将那些符合该蜂种种性标准的蜂群采用集团繁育的方法进行选育,每代都选留符合该种种性标准的蜂群繁殖,照此连续繁殖培育几代后,即可达到提纯复壮的效果。 (二)品种内杂交复壮法。 可对近亲繁殖引起的种性退化
2、笼,把蜂王幽闭在王笼里。 工蜂通过隔离棚自由进出,同蜂王直接接触,可避免出笼蜂王被围,蜂巢温度升高。 封盖蜜脾布置蜂巢,以蜜蜂略多于脾为宜。 若无封盖脾,以空脾或半空脾布置蜂巢,换掉未封盖脾或花粉脾,待早春排泄后再加给蜂群。 群势。 一般以成熟蜜或纯净白糖做冬料,45 框蜂群补蜜 1013公斤,弱群多补,以增群势。 以蜜作冬料时,50 公斤蜜要加 34 公斤水,放入锅内加温至 70
2、期要在留足蜂群繁殖饲料前提下慎重取蜜。 应抽取一部分粉脾贮备起来,供第二年春季繁殖之用。 每箱留 23 张封盖的成熟蜜脾作越冬饲料。 如到 8 月底 9 月初仍然缺饲料应及时奖励饲喂。 饲喂时,全场蜂群可以分批或分组喂,部分蛹脾可以先提到不喂的群里,等幼蜂出房后再撒出。 喂蜂时尽量喂强群不喂弱群,这样不易引起盗蜂。 弱群可用贮备蜜脾或从强群中提取。 每框蜂应有 斤以上贮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