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
, 继其声 ,而是 心中的歌,最能引起共鸣 一个人放歌众人起舞。 学习歌曲 播放歌曲 教师:歌曲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习旋律 首先是采取哼唱的形式,同学间注意倾听,老师及时的指导音高音准不正确的地方,学唱准确。 用“啦”来模唱旋律要轻声 来唱,声音要富有弹性的来模唱。 歌曲反应了那个季节呢。 读歌词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在歌声中庆祝自己的丰收,表达喜悦之情
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5+4= 9 小朋友们,你们真聪明。 我的 右边 有 4棵梨树 不对,不对, 左边 是4棵梨。
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5+4= 9 小朋友们,你们真聪明。 我的 右边 有 4课梨树 不对,不对, 左边 是4课梨。
5+4= 9 小朋友们,你们真聪明。 我的 右边 有 4棵梨树 不对,不对, 左边 是4棵梨树 我的左边有什么。
4 3 7 = 4 1 3 + = 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 5 4 9 苹果一共有( )筐。 9 数: 9。 列算式: 3+3+3=9 梨一共有( )筐。 8 数: 8。 列算式: 2+
乐而归 》 • 《 丰收欢乐而归 》 由三个部分构成。 分段欣赏:能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 • 开始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分段欣赏:能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
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那么秋风来干什么呀。 请小朋友们读读秋风说的话。 (它敲着小朋友的门,说:“秋天到了,快去看丰收的画。 ”)出示相关语句。 是啊 ,秋风是让我们赶快去看看这丰收的画呢 !(出示 :快去看 )谁能读好这句话。 指导朗读。 听到这个喜讯,小朋友们的心情怎样。 (你是怎么知道的。 ) (小朋友们跑出来了,追着秋风,追着芳香,向田野跑去。 )小朋友们听到这个喜讯
2. 讨论:萝卜博士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我的右边有 5 棵苹果树,左边有几棵梨树呢。 (右上面) ( 1)同桌议一议。 ( 2)谁能说给大家听。 指名到前面指着图说给大家听。 三、想一想。 描述:西红柿博士、萝卜博士一上场就发现了数学问题。 小朋友们,我们仔细地看图,看谁发现的问题多
觉性,体现了积极的师生、生生互动,营造了轻松、自由、平等的课堂气氛。 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积极评价法: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发放丰收的果实的方式有机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用眼神、笑容、给予学生适时的鼓励。 说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通过教师的范唱,使学生又再一次聆听了一遍歌曲,对切分节奏了解更深,同时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 ) 教师: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这首《丰收之歌》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胡松华填词并演唱,曾一度流行全国。 下面老师再播放一遍由胡松华演唱的歌曲,请同学们听后填表。 (教师播放歌曲,出示下表) 曲 目 要 素 丰收之歌 表 达 内 容 表达了新疆人民喜获丰收的欢乐之情 节 奏 切分节奏 │ ‖ 情 绪 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