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
阳花鼓” , 凤阳花鼓又叫双条鼓,最初表现为两个人,一人击鼓,一人口唱小调。 歌词都是较为悲切的内容,旧时凤阳旱涝灾荒不断,许多人唱着花鼓,乞讨为生,凤阳花鼓成了讨饭的象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合唱《凤阳花鼓》,听听 它在诉说什么。 教师教唱《凤 阳花鼓》 ( 1)教师先教唱第一声部旋律(教师先教唱歌谱再填唱歌词),学生跟琴学唱。 ( 2)学生集体有感情的演唱第一声部
歌教唱 歌曲背景简介 同学们记得还真不少,的确,我国的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 展示中国地图 安徽 ) 凤阳是安徽省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却有样东西很出名,那就是 凤阳花鼓 ,这是凤阳民间独有的传统艺术,在全国也很有影响
卖牛马, 小户人家 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 走四方 ”。 根据清代的记载,早期花鼓 “ 音节凄婉,令人神醉 ”。 另有一首流传深广的是 “ 左手锣,右手鼓,手拿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一支凤阳歌 ”。 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 凤阳县 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 其曲艺形态的表演
的变化。 凤阳花鼓成了人们自娱自乐的工具,凡遇到喜事,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的表演一番。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新 《 风阳花鼓 》 重点、难点:四拍子的节奏练习。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它赋予音乐以活力
1950年- 1952年 土地改革,农民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1953年- 1956年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走合作化道路 1958年- 1983年 人民公社制度 1978年至今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 思考:为什么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政企职责不分,管理不当 忽视市场机制,分配平均 企业缺乏活力,压抑职工的积极性 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