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反馈
反馈系数 ofvvv F 实际上该电路就是第 2章介绍的同相比例放大电路,该结果与第 2章所得结构相同 设电路满足深度负反馈条件,试写出该电路的闭环电压增益表达式。 解: 根据 虚短 、 虚断 f11RRR闭环增益 (就是闭环电压增益) iof vvv A vF1 1f1 RR2. 举例 (例 ) 电压串联负反馈 设电路满足深度负反馈条件,试写出该电路的闭环电压增益表达式。 解:
开环放大器的负载作用。 一种画开环放大器的方法 开环放大器的输出回路 开环放大器的输入回路 1. 串联反馈,按照输入端开路( )以后的闭环放大器的交流通路来画。 0i I,按照输入端短路( )以后的闭环放大器的交流通路来画。 0i U第四节 ,按照输出端短路( )以后的闭环放大器的交流通路来画。 0O U,按照输出端开路( )以后的闭环放大器的交流通路来画。 0O I例 8- 3
速。 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如图 3和图 4所示 . 图 3 利用独 立直流电源作比较电压 图 4 利用稳压管产生比较电压 8 图 5 封锁运算放大器的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 图 6 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的 I/O特性 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输入输出特性如图 6 所示。 图 3中用独立的直流电源作为比较电压,其大小可用电位器调节,相当于调节截止电流。 图 4 中利用稳压管 VS的击穿电压 Ubr作比较电压
全解决问题, 经过 思考,系统时钟较快, 如果 按下时, 系统 可以执行两遍扫描程序, 那便 依然会出现上述问题, 于是 还要加按键释放检测。 加了 按键释放检测, 上述 问题便迎刃而解。 所以 一个键盘扫描程序用必须要有防抖延时和释放检测这两个环节。 第三个模块就是 PWM 模块, 这个 模块是芯片上就有的功能, 初始化 配置之后便可使用。 因为 模块这个要配合按键输入占空比进行调速, 首先
+( LPU / LR ′ )=1+( 1)= minCCV = minCU + LPU + 3ER 3EI = 1++2= 式中, ULP 是输出负载的电压峰值。 为了留有余量,取 3EI =,Vcc=12v;由此可以求出 333 EEE IRU ==7V. ② .确定 31BR 及 32BR。 为了计算 31BR 及 32BR ,首先要求出 3BU 及 3BI ,由图 可知,
图 12 闭环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19 负载电阻的参数扫描分析 执行 parameter sweep analysis。 设置分析对象为 R L ,Star t 为 10 000, Stop 为 100 000, of 为 5 (R L 阻值分别为 10 k8 , 3215 k8 , 55 k8 , 7715 k8 , 100 k8 ) , 选择 Analysis to 中的 Transient
均电流 IdC 在本例中也可用两块瓦特表分别测量电源供给的平均功率 Pv及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 Pom,其图标和面板如图 5 所示。 该图标中有两组端子,左边两个端子为电压输入端子,与所要测试电路并联,右边两个端子为电流输入端子,与所要测试电路串联。 图 5 瓦特表图标和面板 5. 输入灵敏度 输入灵敏度 是指输出最大不失真功率时,输入信号 Vi之值。 6.频率响应的测试 实测幅频率特性如下图所示
路中的负反馈 来自 例 45 判断图 416中多级放大电路的反馈类型和反馈极性。 解 图 416所示电路 , 电阻 Rf和 Re3构成级间交直流反馈支路 , 根据瞬时极性法在图中标出各有关节点信号的瞬时极性。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正反馈电路 , 净输入电流信号为 , 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增大。 对于正反馈 , 当然也可以相应地得出该电路为电流并联正反馈的结论 , 但由于正反馈对放大电路的性能没有改善
设计详细步骤 由未校正系统伯德图,幅值裕度 h=16dB,穿越频率 Wx=10 rad/s,相角裕度( wc) =12176。 ,截止频率 Wc= rad/s,说明该系统稳定,穿越频率大于要求值,唯相角裕度较小,故采用串联超前校 正方法是合适的。 1)据稳态误差要求确定开环 k:由 ess=1/k,得 k≤ 16,取 k=16。 2)求所需最大超前角 m,因 =m+(wc),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