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
2、原体吸附于肠粘膜表面,不侵入肠粘膜,通过产生毒素引起肠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蛋白质、粘液渗出,同时炎症刺激肠运动加快,造成腹泻;有些病原体吸附侵入肠粘膜,并繁殖和产生毒素,引起肠粘膜的变性坏死,大量渗出,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 有些病毒感染侵入小肠上皮细胞,在细胞内繁殖,引起上皮细胞受损脱落,导致吸收功能障碍,产生腹泻,如细小病毒感染、冠状病毒感染等。
2、舍经常保持清洁、干燥,温度恒定,通风良好;饲槽定期刷洗、消毒,饮水要卫生,垫草勤更换;对刚断奶的幼兔要做到定时定量饲喂,防止过食,变换饲料应逐渐进行,让兔有个适应过程。 三、治疗方法1、对消化不良的治疗应清理胃肠,调整其功能。 清理胃肠:用硫酸钠或人工盐 23 克,加水 4050 毫升,1 次内服;或植物油 1020 毫升,内服。 调整胃肠功能:可服用各种健胃剂,如大蒜酊、龙胆酊、陈皮酊
2、区也出现十分严重的流行。 20062007 年,在山东、吉林和黑龙江各地送检的严重腹泻病貉中也分别确诊为组织滴虫感染。 发病日期在了月份以后,貉断乳后进入生长期陆续出现感染,最初是少量的发生,几天之内即波及全群,感染率可高达 70%以上。 成年貉易感性低,仅在 5%以下;饲养密集、兽舍通风不良、粪便蓄积过多、卫生条件较差的、饲养场内养鸡的或饲喂貉生鸡蛋的养殖场发病率明显高。 由于对该病不认识
2、新鲜的锅底灰代替。 对于传染性腹泻,应在搞好鉴别诊断的基础上,及时治疗原发病:病毒性出血症(兔瘟),可皮下注射高免血清,每千克体重用量为 23 毫升,每天 1 次,连用 23 天;细菌性疾病,可肌肉注射抗生素,每天 2 次,连用 5 天,每千克体重用药量,链霉素为 12 万单位,庆大霉素用量为 24 万单位,卡那霉素、金霉素、土霉素为 2040 毫克。 对于腹部膨胀、有腹水声的腹泻家兔
2、,垫草勤更换。 饲喂断奶幼兔要定时定量,防止吃得过饱。 更换饲料应逐渐进行。 发现病兔,应停止给料,照常供水。 病兔体质较好时,每只兔用轻泻药如人工盐 45 克,加水 4050 毫升灌服;或灌服植物油 1020 毫升。 隔 12 小时喂酵母片 23 片或乳酶生 46 片,每天 23 次。 腹泻较严重时可用抗菌药物,如氟哌酸、磺胺脒、敌菌净等,每只兔每次用 12 片,每天 23 次,连喂23
2、施是否到位。 全群兔各年龄段均有腹泻发生主要考虑饲料霉变或有某种毒素存在。 这时要设法找出病因,否则治疗效果不但不好,而且很可能病情加重。 只有成年兔腹泻在饲养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应主要考虑三种情况。 一是夏季暑热天气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乱,多表现有腹水症状。 这时治疗原则是利水消炎、祛除暑湿,可用生姜、大蒜、车前草、藿香、紫苏。 除生姜用量为全价饲料的 右外,其余均为 1%左右
2、兔业的棘手问题,也是世界养兔业的技术难题之一。 断奶幼兔腹泻死亡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阻碍了养兔业的健康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切影响胃肠结构和功能的内外因素均可导致腹泻。 既有病原微生物因素,也有非病源微生物因素。 而在实际生产中,往往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病源因素: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及其毒素等。 在细菌性腹泻中,涉及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巴氏杆菌
2、是由水貂细小病毒引起的。 本病具有流行的固定性,如不采取防疫措施,次年 8份还可能重复发生,这与病貂长期带毒有关。 症状:患兽精神沉郁,不愿活动,拱背卷缩于笼内,食欲减退,直至完全废绝。 病初排出表面粗糙,呈粉白色、浅红色胶冻样管型粪便,病程稍长者,粪便逐渐变为黄褐色粘稠状、番茄汁状或煤焦油状,后期则全为血样、粉红色粘膜样或烂肉样,几乎没有真正的粪便成分。 大部分病兽出现呕吐症状
2、的毛(50消毒,然后将贴膏对准肚脐眼贴实,12 小时换一次,一个疗程贴 4 次。 3、适应症该法适用于受气候突变、遭受风寒袭击和饲料突然变换、食物过敏或过食、消化不良而引起的兔腹泻。 对于细菌性感染和寄生虫病等引起的腹泻,使用时应结合相应的其他药物疗法,方可收效。 4、体会腹泻贴膏是通过脐部贴服给药的,对于因气候突变、风寒入侵、消化不良等引起的腹泻能起到明显的驱风寒、和气血、健脾胃的作用。
2、增重,也促进消化器官发育,增强消化机能,减轻断奶后饲料对仔犬消化道的敏感刺激。 有资料证明,断奶后第一周的腹泻发生率与断奶前消耗的饲料量成反比。 也就是说,抓好断奶前补料可以预防腹泻发生。 量多餐饲喂仔犬刚断奶,仍应喂断奶前的饲料,逐渐过渡到幼犬饲料,不宜骤然变更,以减轻断奶后营养应激的影响。 同时断奶后仔犬胃容积仍较小,胃功能不健全,胃酸分泌少,喂食要少量多餐,防止抢食、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