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
2、肥,以速效氮肥为主,以水带肥,薄肥勤施。 早春解冻后,可用 素、肥、肥混合液叶面喷施 23 次,每 10 天左右一次。 2 月下旬到 3 月上旬,要对冻树松土促根,深度 1015 厘米。 每株用腐熟的人畜粪水10 公斤和尿素 斤,拌匀细土后施入土壤内,使土壤爽水通气,提高土温,促进根系发育。 疏花减负:轻冻树花量较多,但畸形花也多,着果率低。 对轻冻树疏去畸形花、劣质花、过多的花、过时的花
2、灌水 9、18、27、36 公斤)。 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江南丘陵地区桔园,于干旱、高温季节进行滴灌抗旱比喷灌等其他灌溉方法效果好,既能有效地促进树体生长、增加营养干物质的合成和积累,又能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还可改良土壤、抑制病虫害和杂草,更能节约用水、节省劳力和大幅度降低灌溉成本。 32 亩滴灌用工比喷灌节省两倍。 滴灌系统每亩造价 ,约为固定式喷灌装置造价 408 元的 1/6。
2、时施肥,有些桔园可能出现叶片卷曲和凋萎。 由于土温低,此期不适宜土壤施肥,而应采取叶面喷施。 这是冬季施肥的主要方式。 喷肥方法是每隔 1015 天喷施 1次 酸二氢钾液,连续 34 次。 喷肥量因树制宜,以喷后肥液不下滴为度。 3、激素护叶。 柑桔新陈代谢需要激素,而这往往为桔农忽视。 冬季气温低,体内合成能力下降,不补给易引起落叶。 叶面喷施浓度为百万分之五百的多效唑液
2、角斜削一刀,然后在芽眼上方约 米处落刀向前平削,将芽稍带木质削下,放入盛有清水的盆中备用。 切削砧木。 在离地 8 厘米左右的腹部或更高的位置选平直一面切削皮层,刀要沿皮部和木质部交界处向下纵切,长度视接穗长短而定,再将削下的砧皮切短 1/3 或 1/2,以利包扎和芽的萌发。 放接穗。 应选与砧木切面大小一致、长短适宜的接穗。 如接穗小的可放在一侧,使一侧的形成层对正密接。
2、起。 严重受害的幼果,病斑密布,引起早期落果。 受害较轻的幼果,多数发育不良,表面粗糙,果小、味酸、皮厚,或成为畸形果。 此病在发病初期易与柑桔溃疡病相混淆,这两种病害在叶片上的症状,主要区别是:溃疡病病斑表里穿破,呈现于叶的两面,病斑较圆,中间稍凹陷,边缘显著隆起,外圈有黄色晕环,中间呈火山口状裂开,病叶不变形。 疮痂病病斑仅呈现于叶的一面,一面凹陷,一面突起,叶片表里不穿破。
2、水能力,从而减轻水分的蒸发,减少裂果。 旱初期在树盘内浅耕 812 厘米,行间深耕 1525 厘米,降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以防止土壤水分失调,这样可避免果实吸收水分太多使内径膨胀,从而产生裂果。 夏秋梢大量抽发时,将过长的枝梢适当短剪摘心,过多的夏秋梢萌发至 2 厘米左右时及时抹去,能有效地控制裂果。 般在 7 月份将小果、畸形果、病虫果疏掉,以保障正常果实长大,减少裂果。
2、病。 柑桔缺铜初期新梢长、软、略弯曲,叶大色深,结果不多,易误为生长过旺。 严重时枝梢先端变成茶褐色而枯死,发生短弱丛枝,易干枯早落和流胶,枝老熟时伤口呈红褐色,叶片局部呈红褐色。 柑桔需铜甚微,平时喷施波尔多液就已足够。 但在泥炭土、酸性砂土、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以及放牧迹地、坟场迹地易出现缺铜;厩肥、磷肥施用过多也引起缺铜;新垦桔园几年不施波尔多液等铜制剂易缺铜。 柑桔缺硼
2、次叶面肥加入 酸镁和 酸锌。 二、土壤管理:修理果园内外排水沟,排除积水,以免雨天积水影响根系生长甚至烂根引起落花落果。 连续 10 天以上的干旱燥热天气,要及时淋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和疏松,利于根群吸水吸肥。 三、科学使用生长调节剂:常在柑桔保果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 2,4落素、三十烷醇、920、保果素等,谢花后使用 2,相隔 15 天左右喷一次,各生长调节剂交叉使用效果较理想
2、。 自 7 月中、下旬开始,每隔 2抹除一次零星秋梢,直到 8 月上旬的潜叶蛾危害低蜂期(秋梢基部叶片被危害,中上部叶片无虫害时,是潜叶蛾危害低峰期),统一放早秋梢,即秋梢留 20米长摘心,并及时抹除晚秋梢。 这样既培育了健壮的早秋梢,又避免或减轻了潜叶蛾的危害。 四、病虫防治在秋梢长到 2米时,喷 20%的水胺硫磷乳剂 800 倍液或 40%水胺硫磷 1000液,或 40%速扑杀乳油
2、,剪口芽萌发的情况极少。 受冻程度较轻的树在早期一般无法判断萌发部位,往往因过头剪锯使萌发高度降低。 所以,一次重截到位的作法是不可取的。 在剪锯实践中发现,剪锯截面木色是判断该部位当时成活与否的主要依据。 在一般情况下,其形成层总是比较正常的(因它具有较强的活力),首先出现冻害症状的是在髓部(有褐色、红色或白色斑痕),其次是木质部(黄白色,明显失水,木质坚韧,或有髓部相同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