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从柑桔中提取柠檬酸柑桔中含有丰富的柠檬酸。 在食品工业上,柠檬酸是制造清凉饮料和糖果等食品不可缺少的原料。 为了更充分地综合利用我省的柑桔资源,可用落果、残次果、废果等作原料来提取柠檬酸。 榨汁。 将原料捣碎,用压榨机榨取果汁,残渣加清水浸湿,反复榨几次,以充分榨出所含的柠檬酸。 发酵。 首先将较浓的果汁稀释,加入占混浊桔汁量 1%的酵母液,经 45 天发酵完毕
1、着农业内部种植结构的调整,有农民将部分水稻田改种柑桔,以提高经济效益。 现就水稻田改种柑桔应注意的技术要点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种桔水田的选择柑桔根系需要疏松透气、肥沃湿润的土壤环境。 因此种桔的水田应选择地势平坦宽阔,光照充足,能灌能排,土性良好的地段。 切忌选择地势低洼、积水难排和冬季冷空气易沉积难排出的深峡谷水田地段。 、打破犁底层水稻因根系浅,经长期耕作,渍水土粒高度分散
1、桔、蘑菇双丰收。 经大面积推广证明,一般每亩果园年产柑桔 3000 公斤以上,产值达 4000 元;收鲜菇 800公斤,产值 3200 元。 除去生产成本 1500 元,共获纯收入 5700 余元,比单种柑桔增收 2000 多元。 果园间作蘑菇,还可起增湿保温、改良土壤的作用。 1 原料准备每亩需干麦草(稻草、锯末均可)1500 公斤、石灰 20 公斤、尿素 15公斤、过磷酸钙 30 公斤。
2、制虫卵。 4、壮旺树在春梢老熟后才环割保果,并经常观察环割口是否有介壳虫游走,及时用药喷之。 其次,在果实膨大期和放秋梢期间,防治第二、三、四代幼虫。 果实膨大期间由于气温比较高,介壳虫发生较快,用化学农药防治比较困难,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天敌和喷药相结合。 1、前期不用拟除虫菊酯、高毒有机磷类农药、含柴油机油类杀螨剂,以保证天敌如瓢虫类有繁殖的时间。 2、不铲除果园杂草,让天敌有繁殖的场所。
2、为秋蝗。 羽化后 1520 天开始交尾产卵,秋蝗产卵后便死亡。 成虫产卵一般产在 46 厘米深的表土层中,以长有杂草、土壤疏松的土沟、田埂和树蔸等处为多。 产卵时腹部伸长,弯曲插入土内,排出白色胶质物结成卵囊,再将卵产于其中。 防治方法:翻挖灭卵。 冬春结合积肥,清除田埂、土沟、桔园及周围的杂草,摧毁蝗虫的产卵巢穴,减少越冬基数。 捕杀成虫。 孵化盛期早晨露水未干前
2、、稻草、豆秆、绿肥、山青等铡碎,拌土杂肥后对全园进行覆盖,这样效果更好。 草源不足的地方,应本着保证覆草质量,能覆多少就覆多少,不能全园覆就只覆树盘。 覆草后均应撒压土块,以免风将草吹卷。 3、适宜的覆草厚度。 全园覆草厚度以 1020 厘米为好,幼龄桔园适当厚些,成龄桔园适当薄些;阳坡园厚些,阴坡园薄些。 一般亩需草最 6080 担。 草量不足只覆盖树盘的,草层厚度一定要达到 20 厘米。
2、:疏枝树冠上部偏重,除抽稀留个别大枝结果外,内膛及接芽区域内的小枝全部剪除,使接芽光照充足。 树冠中、下部剪除接芽下部内膛小枝,着重剪除部分无花枝和影响接芽光照的枝,其余部分尽量保留挂果。 疏枝后于谢花后期或第一次生理落果前,在接芽上方 1 厘米处环剥 12 毫米宽,促进接芽抽梢生长,待果实成熟采收后,从环剥处剪(锯)除。 环剥后 1015 天用小刀削除中间砧萌芽 1 次,抹除原品种部分春梢
2、左右揭膜,将 10 厘米左右深土层上下翻动一次,耙平,盖严薄膜继续消毒 2027 天(包括阴雨天)。 塑料薄膜覆盖,给苗圃创造了一个持续高温密闭灭菌条件。 据测定,拱棚内最高气温可达 6074,覆盖比不覆盖,气温可增 1535。 经 7 年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太阳能进行土壤消毒,然后播种柑桔种子(本试验供试种子为枳嫩种,8 月初采集),其幼苗不易感染立枯病,好苗率为
2、 1 次留1015 厘米摘梢,第 2 次视新梢长短进行,留 1525 厘米为宜。 修剪,宜行大枝修剪法,使树形开张,枝梢分布均匀,方能达到立体结果的目的。 4 采用正确的采果方法短果枝结果的,采果时要一个一个采,采后根据枝梢粗细,留 1218 厘米短剪,留 23 个果梗抽梢。 中长果枝结果的,距基部留1520 厘米短剪,若在这段枝内结有果实,则留果梗短剪,让果梗抽梢,其余全部剪掉。
2、口露出土面)。 该病每年的发病高峰在 46 月和 911 月。 因此,应在上述时期内进行处理,顺树干淋5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 200 倍液或用胶体硫 5 倍液加熟石灰涂白树干等。 还应注意防治星天牛。 防止土壤过湿,肥料过浓、耕作创伤主干等现象发生。 (3)发现树干流胶,先用刀在将病部刮干净,再涂上 5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 200倍液或 40%灭病威胶悬剂 10 倍液或用瑞毒霉 50 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