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
2、高,一般达 耐迟直播,便于茬口安排。 可以减少因秋播时间较迟而影响油菜冬前生长量,导致油菜减产的问题。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对该品种享有自主知识产权。 扬油 6号于 2004年 10月通过国家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审定号:国审油 2004026,并于同年申请植物品种权保护,公告号:、投入设备及必备条件:品质检测设备(芥酸、硫甙、含油量检测),符合隔离要求的种子繁育基地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油 14”“沪油 14”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培育的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原品系号 9603)。 该品种在 1997 年和 1998 年的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产量都列首位,平均比对照“汇油 50”增产 在 1999 年的上海市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汇油 50”增产 比“沪油 12”增产 在示范试验中,平均亩产 斤。 该品种株高 175右,一次有效分枝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6 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甘蓝型油菜(油蔬兼用,即在油菜生长的薹期摘取主茎薹作为食用,植株其余分枝生产的菜籽供榨油用。 摘薹作为一项农艺措施,可以克服早薹早花,防止冻害;在杂交制种中,可用来调节父母本开花期。 近年来,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产量、品质和食味作为育种目标,选育出了油蔬兼用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宁油 16 号,2004 年 8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号的选育l 选育经过 1985 年用低芥酸品系 22733 与胞质不育系陕 2A 杂交,经多代连续成对回交,结合室内品质检测,于 1990 年转育成低芥酸不育系 89A 及其保持系 89B,因多种原因,造成不育系混杂。 经多年采取杂交转育技术严格选育,不育系的不育度显著提高,不育株率达 100,不育度达 95以上。 同时进行组合测配筛选出恢复率 99以上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兰型油菜是一种耐肥作物,对 N、K 需要量较大,对 P、B 反应敏感,施肥是调节其营养生理过程以致影响油菜产量与品质的一项最灵活、最重要的措施。 合理施肥必须根据产量指标来确定施肥水平,具体施肥量和各种元素的配比,要与土壤的养分含量相适应,并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优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中等肥力田块,在施足有机肥、施好微肥的基础上,油菜目标亩产达到220240亩施尿素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油 15” “沪油 15”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培育的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系(原编号 9715)。 1998 年和 1999 年参加市油菜区域试验,在 1998 年的市区试中,“沪油 15”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汇油 50”增产 在 1999年的市区试中,“沪油 15”平均亩产 斤,平均比对照“汇油 50”比“沪油 12”增产 1999 年“沪油 15”,平均亩产达 斤
2、右,千粒重较高,一般达 以上。 耐迟直播,便于茬口安排。 可以减少因秋播时间较迟而影响油菜冬前生长量,导致油菜减产的问题。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对该品种享有自主知识产权。 扬油 6 号于 2004 年 10月通过国家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审定号:国审油 2004026,并于同年申请植物品种权保护,公告号:、投入设备及必备条件:品质检测设备(芥酸、硫甙、含油量检测)
2、产 在江苏、安徽等地大面积生产示范中,一般亩产量 200 公斤以上,具有亩产量 300 公斤的产量潜力。 品质优:扬油 6 号品质优。 据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2003、2004 两年测定平均,扬油 6 号芥酸含量 硫苷含量 摩尔/克,芥酸、硫苷含量都显著低于国家规定的双低标准,尤其是硫苷含量低于 20 微摩尔/克,是参试品种中所少有的。 抗性强:扬油 6 号茎秆较粗,韧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