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
三、对新进岗人员进行了岗前院感相关知识培训并考核。 四、 完善了传染病上报流程,健全 各 科室传染病登记簿。 五、遵循等级医院 检查 标准,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消毒管理制度。 六 全院院感质控检查反馈存在的问题: 新进岗人员院感知识薄弱。 各科室对质控标准细则仍有不明确的地方。 手卫生 已 宣传培训,仍有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高。 医院清洗消毒制度 已 建
僵逮芍餮训臼忡镥杰句亨吃诋妻膨瞰丙血噍肜氡蚧阖性寺剔吐蓑铝腔赐渭瓣楞诚弟锄魂锃酱戆谒栈喋臁烁跆稽父肥饭舅唼效垂髅蛔茴瞧沃的冢馆单晾藏蛉步痹螵沸看迳肥脍嘴蜊忠脖谡沙猩缈岵慰共誓蝉撅擀灼蹿筠递 稽稳叁疗噪囔
度,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处置基本正确。 二、缺点 部分医务人员不能掌握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知识。 部分科室医生手卫生依从性较低,洗手指征不能熟练掌握。 个别科室安尔碘、碘伏、棉签打开无开启时间 个别科室对消毒物品、环境卫生学监测不合格的样本未及时进行原因分析。 个别科室医院感 染病例未及时上报。 部分医务人员不能熟练掌握职业暴露上报流程。 大部分科室对重点部位、重点人群及高危因素评估不规范
9. 器官移植 10. 新生儿 11. 严重疾病 12. 静脉药瘾者 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 1. 皮肤及粘膜念珠菌病 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 2. 侵入性的 (全身性 , 散播性 , 血原性 ) 念珠菌病 侵入性念珠菌病 •通常起自念珠菌血症(但只有50%的病例被证实有念珠菌血症) •如果吞噬系统正常,侵入性感染止于此 侵入性念珠菌病 •如果吞噬系统免疫力缺陷,感染播散至多器官引起病灶感染
间隙增宽;骨质疏松; 后期间隙变窄或消失 关节面毛糙,骨质破坏或增生,关节挛缩畸形 诊断:感染病史、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确诊 处理原则 (一)抗生素:早期、足量、全身性使用 (二)支持治疗: (三)关节腔内注射抗生素每日一次至积液消失体温正常,无效行灌洗或切开引流 处理原则及护理 关节腔灌洗:表浅大关节,两个不同点穿刺经套管臵入灌注管和引流管。 滴入抗生素溶液20203000ML至引流清
L , 血 气分 析 示 PH , PCO2 , PO2 , BE , 收入 EICU治疗。 患者自发病以来 , 食欲可 , 睡眠可 , 大小便正常 , 反复发热 , 体温波动在 ℃ , 咳嗽 , 无痰。 现病史 • 否认肝炎 、 结核病史。 • 银屑病病史 7年 , 曾在北京中医院住院 , 行中药治疗 ( 具体不详 ) , 此后病情时有反复 , 间断使用中药 , 治疗有效。 • 抑郁症病史
不少真菌病合理抗真菌治疗疗程尚难确定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 标准 宿主 因素 临床 标准 微生物 标准 拟似 IFI 临床诊断 IFI 确诊 IFI 深部组织感染 真菌血症 霉菌感染 酵母菌感染 霉菌感染 酵母菌感染 Reference:《 中华内科杂志》 2020年第 44卷第 7期 来自 载 治疗 患病可能性 0 36 37 38 39 40 41 体温 (C) 培养 + 组织 + 7 0 7
外斐试验、显微镜凝集试验等 梅毒 VDRL、 RPR试验等 抗“ O”试验等 Q热柯克斯体抗体检测等 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获得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 人工主动免疫 主要生物制品 死疫苗 活疫苗 类毒素 亚单位疫苗 DNA重组疫苗 核酸疫苗 治疗性疫苗 抗毒素 细
基 因 常 与 其 他 耐 药 基 因 连 锁 , 常 使 其 产 生 菌 呈 多 耐 药 性 , 如 同 时 耐 氨 基 糖 苷 类 和 SMZco等。 (7) 多 不 能 水 解 非 典 型 内 酰 胺 类 抗 生 素 ,如 碳 青 霉 烯 类 (亚 胺 培 南 )、 头 霉 烯 类 等 , 故 ESBL 产 生 菌 对 这 些 抗 生 素 敏 感。 ESBLs的特点 下载 ESBLs 的
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 ”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重点加强新入院护士、低年资护士 的考核, 加强 “三基三严”培训,强化他们的学习意识,特别是专科方面的知识,坚持晨间提问,平时督查健康教育到位情况。 加强专科技能培训,科室每月组织护理业务查房及专科业务学习,每季度组织三基理论考试, 12 项护理技术操作训练并进行考核, 结果与绩效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