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
1、名浙 1257)。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皮色粉红,肉色纯黄,薯块短圆形,表皮光滑,口感粉、甜、糯,质地细腻,没有粗纤维(筋),风味香浓,烘干率 30%单株结薯 5,薯块大小均匀,早熟性好,110 天左右可以收获,适于不同季节栽种,商品薯率可以达到 85%,50g 以下的小薯也别有特色,适合宾馆、饭店消费。 该品种出苗好,耐旱性一般,主要缺点是易感蔓割病,有效避病措施是选择无病种薯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境选择按照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选择栽植地。 同时要求土质为疏松的新开红、黄壤或砂性水旱轮作地,土壤偏酸性。 二、品种选择 名浙 1257)。 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皮色粉红,肉色纯黄,薯块短圆形,表皮光滑,口感粉、甜、糯,质地细腻,没有粗纤维(筋),风味香浓,商品薯率可以达到 85%。 名 国外引进品种。 皮色金黄,肉色红,薯块圆形,表皮较光滑,口感软、甜、糯,品质优
1、薯) 波嗄(1981 年由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农业试验站从 17 个品系多交实生后代中选育而成,其母本有 07 本有 13 个品系。 1995 年引人江苏省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因易感染甘薯病毒病,1997 年进行茎尖组织培养,1998 年获得脱毒试管苗并外繁成功。 特征特性顶 13 叶绿带紫,成熟叶淡绿带紫边,叶心脏形有浅裂单缺刻,叶片中等偏小。 叶脉和叶柄绿色略带紫,叶柄短,柄基和脉基绿带紫。
1、吃又增收黑甘薯作为“天津市学清农产品产销合作社”推介的名特优产品之一,代表天津市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农产品展销会”,受到了许多消费者和商家(超市)的青睐。 为了满足市场对黑甘薯产品的需求,在武清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目前,“天津市学清农产品产销合作社”已与 420 户社员订立了 1000 余亩的无公害黑甘薯产销合同,预计“两节”期间将有 1200余吨的产品投放市场
号(甘薯)特征特性顶叶浅绿,叶色绿,叶心脏形。 蔓半直立,粗细中等,绿色。 单株结薯 23 个。 薯纺锤形或圆筒形,红皮,淡黄肉,薯形美观。 薯块萌芽数中等。 苗粗壮,长势旺。 结薯早而集中。 薯块生长前期膨大快,后期膨大缓慢。 食味中上,大薯率高,烘干率 2630,淀粉率 18左右。 该品种耐肥、耐湿,但耐瘠与抗旱性较差。 茎叶前期增长较快,中期稳长,后期有早衰现象。 抗黑斑病力弱,不抗薯瘟病
2、保湿、通风,检查、管理方便,不易倒塌。 旧窖使用前应喷洒 福尔马林液消毒。 要求收薯前提早建窖。 二、适时收获。 为避免冻害和冷害,应在轻霜前趁晴天收获。 当天割蔓,当天刨薯,当天晾晒,当天入窖。 收获过程中需轻放、轻装,以减少薯块创伤。 三、贮前挑选。 入窖前要仔细挑选,彻底剔除病薯、伤薯和霉烂薯。 贮藏量以占窖容量的 2/3 为宜。 窖大薯少不保温,窖小薯多温度高,湿度大,易发生软腐病。
2、意受过冷害的薯种不能浸种,以免加重腐烂。 种后 34 天内床温要保持 3538(瓜种底部土壤温度),这样既可催芽,又能杀死黑斑病菌。 二、软腐病甘薯软腐病菌侵染薯块后使薯块变软腐烂,在床土上面覆盖着一层灰白色的病菌,床土也稍凹陷。 主要由薯种在贮藏期或育苗期受到冷害或碰伤破皮引起的。 当温度在 1523时,病菌最容易侵染受伤的薯种,侵入后,虽在较低的温度下,薯种仍继续腐烂。 防治方法
1、 号(甘薯)(原名泌薯一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泌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审定情况: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薯 990002。 品种来源:母本:南丰;父本:徐薯 18。 特征特性:叶心脏形,中蔓匍匐型。 顶叶、叶脉、柄基、叶基均为紫色,叶浓绿色,茎色绿带紫。 茎长 212 米,分枝数 647 个
号(甘薯)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 审定情况: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4 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登记号:种来源:郑红二号与禹北白为亲本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短蔓型,基部分枝数 6 个左右,最长茎 72118 厘米,顶叶绿色,叶脉紫色,叶基紫色,叶柄绿色,叶心脏形,薯块短纺锤形,大薯率高,萌芽性好。 薯皮紫红色,肉浅黄色,夏薯烘干率 252,淀粉含量
1、 号(甘薯) 洛阳农科所选育的甘薯新品种豫薯 8 号原系号洛薯 87以农家种蓬尾为母本,以农家种小白藤为父本,1987 年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叶心形,茎蔓绿带紫,薯皮红色,薯肉白色,个别薯块少带紫晕。 薯形纺锺形。 萌芽性好,出苗率高,结薯整齐集中,单株结薯 34 个,大中薯率88%。 耐旱膺,较耐湿,耐贮藏,高抗根腐病,中抗茎线虫病,感黑斑病。 出干率、出粉率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