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
新鲜甘薯茎叶通过清洗、烫漂、速浆等加工处理,较大程度地保持了新鲜甘薯茎叶原有的色泽风味和维生素,可作长期保存,食用方便,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绿色保健食品。 其工艺操作要点如下:熟适度的鲜嫩甘薯茎叶进行采收。 采收时剔除老叶、黄叶、虫蛀叶、蜘蛛网叶和腐烂斑伤叶,不浸水、不捆扎,用专用塑料篮散装并及时运输加工。 加工前用清水洗去甘薯叶上附着的泥土、尘沙等污物,沥干水分。 漂 510s,要把握适度
后 710 天中耕,亩用人畜粪水 2030 担对碳铵 1015 公斤或尿素 5 公斤(最好用 40%高效复合肥 710 公斤)灌塘;同时,亩用草木灰100150 公斤混合过磷酸钙 2530 公斤施于塘间,不要施在塘内(底肥用了高效复合肥的只用人畜粪水提苗);藤叶封垄时,亩用 硫酸锌 斤或复合锌肥 斤对水 50 公斤叶面喷雾;10 月上旬,亩用磷酸二氢钾 100克、尿素 150 克,对水 50
2、 10公斤为宜;对地上部生长较旺、蔓叶较多、叶色浓绿的地块可根外喷施钾肥,以促进茎叶中营养物质向薯块转移。 同时,每隔 15天喷一次 酸二氢钾溶液与 1%尿素溶液,连喷 23 次,并加喷甘薯膨大素 12 次。 四、化控。 为控制瓜蔓旺长并保护茎叶,可于 8月中下旬喷施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667 平方米用量应控制在 2040 克。 五、降渍。 甘薯块根膨大期土壤湿度大,土壤通气性差、缺氧
号(甘薯) 选育单位: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审定情况:1992 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6 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登记号:995。 品种来源:(768267)X 烟薯 8 号。 特征特性:株形半直立,顶叶绿色,叶脉、桶基紫色,叶心脏形,蔓长 165 厘米左右,分枝多,薯块纺锤形,薯皮浅红色,薯肉浅黄色。 结薯集中,薯块较大,薯数较少,抗褐斑病
1、薯没有明显的成熟期,因收获期不同,产量、薯块品质、淀粉含量、耐藏性都有明显的差异。 但由于轮作倒茬、晒干制粉、食用、留种等不同需求又要求不同的收获时间,因而甘薯收获期应分别对待。 从薯块生长的特点看,9 月下旬至 10 上旬薯块中淀粉积累已达到顶点,鲜薯产量已达到 95%。 10 月中旬至10 月下旬产量虽有增加,晒干率却有下降,因而一般正常收获期应在 10 月初至 10 月中旬。
农 71由台湾农科所育成。 茎叶嫩绿,叶心形,茸毛少,口感鲜嫩滑爽,既可炒食又可凉拌,营养丰富。 菜用品质好过空心菜,短蔓半直立性,基部分枝多达十几个,茎叶再生能力强,薯皮白色,肉淡黄色,块根产量较低,生长期间极少发生病虫害,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蔬菜。 莆薯 53由福建省莆田市农科所选育。 叶脉及茎均为绿色,叶形深裂复缺刻,茸毛少,短蔓半直立性,基部分枝多,茎尖柔嫩,薯皮粉红色,肉淡黄色。
1、凉拌菜色泽洁白,透明度好、韧性强、抗溶化、不易折碎、口感滑爽。 其晾制加工技术简单,不需特殊的机械设备,比较适合一家一户作坊式小批量生产。 其具体的晾制方法如下:一、原料选择加工甘薯晾皮的甘薯淀粉,应选择先进的白薯加工机械设备,经过 100 目尼龙筛网过滤加工出的精细、色泽洁白、无杂质、无霉变的纯白薯精细淀粉。 原料如果选择不好会直接影响粉皮的质量。 二
1、生套种甘薯是解决粮油争地矛盾,提高套种甘薯产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加粮食总产量重要措施之一。 经多年来各地种植证实,套种薯一般亩产比花生收后插的甘薯增收 100150 公斤薯干。 套种薯由于提早插薯期,延长了生育期,同时减轻风害,增强抗旱力,做到趋利避害,提高产量。 一套种方式1起垄隔沟套种:垄宽带沟 99 厘米,隔沟种花生。 一沟两垄旁各种 12 行花生,每穴 12 粒。
2、甘薯,并要求无虫蛀、无烂皮。 不锈钢刀将薯皮全部削去,随后将甘薯切成 米厚的片状。 在此过程中随时将经削皮和切片的原料置于 亚硫酸钠溶液中浸泡护色。 薯片置于石灰水中浸泡 812 小时进行硬化处理。 经过硬化处理的薯片用流动清水漂洗至中性,并沥干水分。 锅中将蔗糖调配成 45%50%的糖浆,用量为薯片重量的60%,用猛火将糖浆煮沸,随即加入麦芽糖和柠檬酸,其用量分别为蔗糖的 10%和
1、农资产品价格和雇用日工资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减少生产投入,降低劳动强度,合理利用资源,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是稳定粮油种植面积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对一些耕作方式加以研究、改革和推广,就显得十分重要。 根据福建省南安市农科所的多年试验和部分乡镇的生产实践,总结分析了春花生套种甘薯的栽培技术,供农民兄弟参考。 一、撒施 25 公斤左右的壳灰粉或石灰粉(土壤消毒、中和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