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
号?皖薯 7 号(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 皖薯 7号是用原品系82高频磁场处理,产生诱变选育而成,经历年多点次试验、示范,表明该品种是一个高产、稳产、抗病,适应性广、综合性状好的优良兼用型品种。 1998 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据全国大区试验结果,平均鲜薯、薯干和淀粉分别比对照徐薯 18 全省区试结果,平均鲜薯、薯干分别比对照徐薯 18增产
1、薯的根系深而广,茎蔓又能着生地生根,吸肥力很强,薯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量,以钾最多、氮次之、磷又次之,生长过程中所需氦、磷、钾三要素的比例一般为 1:1:三要素的功能各不相同,不可相互代替。 一、氮素供应不足,则老叶首先呈现缺绿,叶片数、分枝数减少,叶片缩小,节间缩短,叶片容易发黄早衰,进一步发展为老叶脱落,光合效能降低,严重影响产量。 促使根系发达,增强光合作用,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分布与为害:甘薯软腐病为甘薯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 分布广泛,全国各甘薯生产区均有发生,由黑根霉菌(引起,能为害多种作物。 症状侵染薯块。 患病初期薯肉内组织无明显变化,以后薯块变软,内部腐烂,有酒味。 薯肉变黄褐色或浅褐色。 薯面最初生有白色绒毛(菌丝体),后期产生黑色小颗粒。 发病规律病菌附着在被害作物和贮藏窖内越冬,为初次侵染源。 病菌从伤口侵入,病组织产生孢囊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一时期,我省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甘薯地上茎叶迅速增长,养分向上不向下,这时应注意排水,即雨后及时迅速排除地面积水,控制地上部旺长。 若干旱,需浇水防旱,使薯块能在不湿不干的土壤里迅速膨大。 提蔓断根,不能翻蔓 在高温多雨季节,土壤湿度过大,某些甘薯品种扎根过多,尤其是在高肥水田,甘薯白根扎得多而深。 提蔓可以控制茎叶徒长,同时可以晾晒垄土,改善土壤通透性。 但在这期间不能翻蔓,因为翻蔓易损伤茎叶
1、薯茎线虫病俗称“糠心病”、“空梆子病”。 是一种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 主要侵染种苗和茎蔓,危害薯快,致使茎蔓、快根发育不良、短小、畸形。 严重地块植株发黄、枯死,瓜快腐烂,造成严重减产。 一、发生危害情况平阴县山区旱地面积较大,适宜种植甘薯,常年种植面积 1 万公顷,占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 由于连年种植,加之薯苗的调剂、淀粉加工业的发展等因素,使得该病在我县蔓延。 到 1994
1、 甘薯的施肥比例与施肥方法红苕施用氮、磷、钾比例一般以 1 为宜。 一般亩产 25003000中产薯田,亩约施纯氮(n)5(0(015肥应占施肥总量的 7080,基肥一般亩施堆渣肥 15002000碳铵 2磷肥 1015木灰 50750施用底肥应采用粗肥打底,精肥浅施的分层施肥方法,用量多的可条施,一般用穴施。 即在起垄后栽苕前,按行、穴距开沟或挖穴,将底肥施入沟内或穴中,随即用锄耖和
鲜甘薯叶、嫩芽、精盐、柠檬酸。 操作要点:鲜、无病虫、无腐烂的甘薯叶及其嫩芽。 上的泥沙冲洗干净,去掉黄叶、烂叶、病叶、缺叶及质地较老的梗和叶,然后把水甩去。 叶营养成分略高于嫩芽,但两者加工出来的菜肴口感有些差别。 因此,可把他们分为 3 类加工,以便消费者选用。 即纯薯叶罐头、嫩芽(包括部分嫩梗)罐头、未切分的薯叶和嫩芽罐头。 5后装罐,注入少许含柠檬酸的盐水溶液。 在排气箱中排除空气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甘薯精白淀粉的加工用甘薯加工精白淀粉,方法十分简单,可大批量规模加工,一家一户也可以小批量生产。 但必须选用淀粉含量高的甘薯品种,采用较先进的加工机械,精细加工。 具体方法如下:一、选择出淀粉率高的甘薯品种。 甘薯品种很多,制淀粉应选择淀粉型品种。 根据我地加工实践,选择“卢选 1 号”、“一窝红”、“胜利百号”、“868”等红皮白瓤的淀粉型优良品种为佳。
1、薯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已成为当前非常流行的一种保健食品。 同时,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甘薯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耐瘠、病虫害较少等特点,特别是我省中南部的黄淮海平原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极为适宜栽植甘薯。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种植甘薯已成为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实现增收致富的一条好途径。 眼下,又到甘薯育秧的季节了
薯(马铃薯)淀粉除砂脱色和粉挤压糊化凝沉松丝干燥成型附加调味料包装成品操作要点:淀粉处理:选用优质的甘薯(马铃薯)淀粉,加水浸泡。 通过除砂机除去砂石,过 120 目筛网,滤去粗渣,按干淀粉量的 30添加酸浆,充分搅拌,脱色6时,用清水漂洗 3 次。 和粉:将处理好的甘薯(马铃薯)和玉米淀粉按一定比例倒入和粉机,添加少许植物油和海藻酸钠,搅拌 8钟,保证粉团干稀适度。 挤压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