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
1、甘薯作为“天津市学清农产品产销合作社”推介的名特优产品之一,代表天津市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农产品展销会”,受到了许多消费者和商家(超市)的青睐。 为了满足市场对黑甘薯产品的需求,在武清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目前,“天津市学清农产品产销合作社”已与 420户社员订立了 1000 余亩的无公害黑甘薯产销合同,预计“两节”期间将有1200 余吨的产品投放市场
、脱毒甘薯是品种复壮的一个手段,不是培育出新品种,品种的特征、特性没有改变。 比如一个品种不抗病,脱毒后仍然不抗病,依然不能在病区种植。 二、脱毒生产种利用 2 年后,随着病毒再度侵染,增产效果就不再明显,需要每 23 年更换一次脱毒薯种。 因此,必须根据当地生产和经济条件,建立起脱毒甘薯繁育与供应体系,以源源不断地为生产提供优良脱毒薯种,确保脱毒甘薯增产潜力的最大发挥。 三
号(甘薯) 选育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审定情况: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6 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登记号:995。 品种来源:野生种与南阳 203 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中蔓型,茎叶绿色,顶叶淡绿带褐边褐晕,叶脉叶基带紫色,叶心脏形,茎较粗,节间短,蔓皮紫红色,薯肉橘红色。 薯块纺锤形。 大中薯率高,结薯早,薯块膨大快,烘干率 25。 维生素 C
1、食甘薯安全贮藏越冬,错季销售给薯农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在京郊甘薯产区,贮藏甘薯已成时尚。 鲜薯体积大,含水量高,组织幼嫩,皮薄易破损、易受冷害和感染病害而发生腐烂。 甘薯性喜温怕寒冷潮湿,贮藏期间甘薯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软腐病、线虫病和湿害、干害等。 发病的主要原因:薯块和薯拐带菌,旧窖传染及薯块受冻、水渍、破伤等。 贮藏期间温度、湿度和空气等环境因素控制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薯块的保存质量
2、焦泥灰和腐熟堆肥覆盖,厚度 右,铺好地膜,再搭好小弓棚盖上地膜,确保增温育苗,遇上降温或寒冷应铺上草片。 (3)苗床管理主要抓好保温、保湿、通风等措施,出苗前保持床温 2535,出苗后温度控制在 2025,超过 30应及时通风散热。 出苗以后要注意苗床湿度,当苗床发白时要及时泼洒稀人粪尿,以促进薯苗生长。 当薯苗长有 7高 2030即可剪苗扦插,一般将苗龄控制在 35 天左右。
2、平均 大田晒干率平均 29%。 台薯 66 的产量表现台薯 66 参加 19941995 年区试,平均亩产鲜薯 斤。 台薯 66 号作中薯栽培,产量表现甚佳,如 1994 年莆田市农科所于 6 月 25 日扦插 (水)田),分别在当年 12 月 7 日、9 日、翌年元月 5 日由省、市、县有关专家现场验收,平均亩产鲜薯分别为 400 和 斤。 此外,各地试种也表现,台薯 66
2、最高亩产达 克。 岩薯 5 号种薯发芽早,长苗快,薯块较耐贮藏。 耐早、较耐水肥,适应性强,高抗蔓割病,不抗薯瘟。 薯块晒干率 26%左右,出粉率 以鲜基计,100 克鲜薯中含可溶性糖 克,胡萝卡素 克以干基计,粗蛋白 粗脂肪 磷 钾 食味软甜。 培育者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地区及技术岩薯 5 号适宜在南方夏秋薯区栽培种植。 目前已推广面积达 28 万亩,增产鲜薯 千克,创经济效益 元。
1、7(甘薯) 选育单位: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院。 审定情况:1999 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顺序号:国审薯99000l。 品种来源:母本:烟 183;父本:百岁薯。 特征特性:叶片绿色,长心脏形,叶脉紫色。 蔓绿色,蔓长 15 米左右,蔓粗06 厘米,基部分枝 5 个左右;薯块纺锤形,皮红色,肉为桔红色。 出苗稍晚,田间长势较强,结薯整齐集中,大中薯率 82,烘干率 2404
2、天检查苗床,发现病毒病等病株连同种薯一起拔除。 (4)高剪苗在离地 35 厘米处剪苗,春薯剪一次,夏薯剪两次,即从苗床高剪苗,插在露地苗圃中,再以露地苗圃中第二次高剪苗插入大田,绝对不可拔苗(预防黑斑病)。 用茎上高剪的枝作薯秧(预防茎线虫病)。 (五)薯苗处理(1)栽秧前严格剔除病秧,剪去病部。 (2)药剂处理可根据病害种类不同,任选其中一种方法: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 10002000
号(甘薯) 选育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审定情况:1992 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4 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登记号:993。 品种来源:徐薯 18 与 145 作亲本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茎蔓较粗,绿带紫色,基部分枝数 1012 个,中长蔓型。 叶片心脏形或浅复缺刻形,叶片绿色,叶脉紫色,顶端茸毛少。 蔓块组锤形,皮红色,肉白色,结薯早且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