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
活动的注意事项 :提醒学生注意: 1)方法的选择; 2)不要忽略了测角仪到地面的高度。 第三环节 展示测量对象及说明 活动内容: , 把学生分成 5~ 6 人一组 .引导学生选定测量对象(即 旗杆或其他物体) ,根据上节课的分析设计出本组测量的方案。 同时发放记录表。 活 动 报 告 年 月 日 课题 测量示意图 测得数据 测量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计算过程 活动感受 负责人及参加人员
着问题实验操作 学习书上示意图,指名说说实验步骤以及注意点。 集体交流并板书:定(下落高度): 100厘米、 150厘米、 180厘米。 落:注意球的上沿与高度标记齐平。 观察,记号,量一量:注意,取整厘米数。 计算并小组讨论。 组员分工:落球人员,测量人员,观察人员,记录人员。 实验操作
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由此推测出该地的经度。 :已知路灯杆高 15米,测得当时当地杆影 ,由三角函数可求出此时太阳高度约为 56176。 :由手机定位可知,当地地理坐标为( 33176。 36′ N, 113176。 20′ E),故 当地正午时,北京时间 为 1
,铅垂线和度盘的 00刻线重合 ,这时度盘的顶线 PQ在水平位置 . 转动转盘 ,使度盘的直径对准目标 M,记下此时铅垂线所指的度数 . 测量物体的高度 活动二 :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 做一做 P26 4 驶向胜利的彼岸 怎么解 ? 所谓 “ 底部可以到达 ” ,就是在地面上可以无障碍地直接测得测点与被测物体底部之间的距离 . 如图 ,要测量物体 MN的高度
组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及施工队安全员赴其他项目参观,实地借鉴安全管理到位的工地,学习安全工作做得好的单位的有益经验和管理理念。 增强安全管理的法制观念,提高认识水平和业务水平。 (三)加强安全监督检查,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分公司根据 集团公司 和 XX公司 的 工作 部署,将 近半 年来下发给分公司的有关安全管理工作的十几个重要文件我们也以分公司文件的形式迅速 转发给 各 项目部
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此时国旗与太阳同升,则这一天可能是: A、国庆节, B、劳动节 C、清明节, D、元旦 练习 3 a b a、 b两地的地方时是: 若 a点的纬度为 75度, 则最接近图示的昼夜状况 的日期是: A、 4月上旬, B、 6月中旬, C、 9月中旬, D、 1月下旬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形求 AB . ( 3 )如图 3 , 底 部 不 可 达 , 且 点 B 与 C , D 不 共 线 , 计 算 方 法 : 测 量, , ,C D BC D BDC AC B∠ ∠ ∠,在 BCD△ 中由正弦定理求 BC ,再解直角三角形求 AB . 图 1 图 2 图 3 学霸推荐 1. 如图 1, 要测量底部不能到达的电视塔 AB的高度,在 C点测得塔顶 A的仰角是
步6934060t a n 0 ACBC一 步长 大约为 65厘米 ,请同学们算一算,气球高约为多少米。 . 米40步 聪聪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同学们 ,你们有办法吗 如何测。 能画出示意图吗。 需选用哪些工具。 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能写出树高的表达式吗。 可供选择的工具有 :皮尺一根 教学三角板一副 高度为 a的测角仪(能测仰角和俯角的仪器)一架 . 选用工具
子 E,人退后到距镜子 D处,在镜子里恰看见树顶。 若人眼距地面 ,求树高。 争先赛 办法总比困难多 如图 ,A、 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 ,小芳想用绳子测量 A、 B两点之间的距离 ,但绳子的长度不够 ,一位同学帮她想了一个主意 ,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 A、 B点的点 C,找到AC、 BC的中点 D、 E,并且 DE的长为 5m,则 A、B两点的距离是多少。 C B A E D
、海口、新加坡、北京 C 分布规律 ( 1)纬度分布规律 ① 由直射纬线向南北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② 距太阳直射点所跨纬度相等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 2)季节变化规律 ( 3)特殊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 ① 赤道: 66176。 34′~90176。 ② 南北回归线: 43176。 08′~90176。 ③ 南北极圈: 0176。 ~46176。 52′ ④ 南北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