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
2、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本节按钠、铝、铁三种重要金属化合物的性质的顺序编写,使知识结构非常系统,有利于学生形成规律性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的掌握。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通过金属材料发展史及有关的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合金的性质及认识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义。 通过对“用途广泛的稀土金属”的学习,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视频、音频素材、有关酸雨的图片教学过程图片导课投影:煤和石油燃烧时的滚滚浓烟:师: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空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工厂废气的滚滚浓烟中,主要含有哪些有害气体在危害我们的生活呢。 生:粉尘和气体(、氮氧化物等)师:现在不少地区雨水的 于 雨水的 于 ,我们就称它为酸雨。 我国是世界上三大酸雨区之一。 (视频)有关酸雨危害的纪录片师:由刚才的材料
2、方法,加强了环保教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章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知识的作用。 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是学生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章在选材上着眼于这几种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在知识安排上尽量使知识和用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3、本题考查内容广泛。 考查了常用仪器的识别;托盘天平的使用;仪器的组装及操作的规范性,并对不规范的操作做出判断。 使用托盘天平时必须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根据托盘天平的称量原理,左盘质量右盘质量砝码质量,则烧杯的质量(右盘)30 g2.6 g27.4 g,此时必须注意:标尺的每个小格为 0.2 g。 易错警示不少同学对天平启动游码以后左右两侧的质量关系不够了解,可能误以为烧杯的质量是 32
3、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硫酸铯的化学式为 B. 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C. 铯的熔沸点比钠的低 D. 碳酸铯受热易分解成氧化铯和二氧化碳分析: 由于铯的性质在教材中没有介绍,我们不可能通过回忆铯的性质来解答该题,高价为+1 价,故 A 正确;它们都是活泼的金属元素,铯的金属性比钠的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碱,故 B 正确; 由物理性质的递变性可知由 沸点逐渐降低,故 C 正确;
3、12原 子 质 量该 核 素 一 个 原 子 的 质 量C(C 12 是指质子数、中子数均为 6 的碳原子)考古时利用_ 测定文物的年代,_用于制造氢弹,利用_ 育种、治疗癌症和肿瘤等。 例 1:我国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 “嫦娥” 探月工程也正式启动。 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 32百吨 32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 在地球上
2、的一般原理基础上,了解适用于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 习过程【温故知新】复习初中所学有关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及含量的知识。 开心自测:1、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其次是。 2、自然界中金属元素一般以什么形式存在。 【我能自学】首先请仔细阅读、思考教材上的相关内容,然后完成下列及步步高学案 47 页的填空:不明白的地方可与同学讨论。 (一) 、金属的冶炼1、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1
2、乏味而是生动有趣;为学生构架一座从书本知识到现代科技知识和生活实际的桥梁。 有助与学生开阔眼界,提高科技文化素养,理解更多的现代相关科学理论与技术; 2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科学社会观,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心环境,资源再生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提问、对比、引导、探究 学习方法:自学、观察、想象、归纳教学重点 二氧化硅的性质
3、学家发现 人体血管内具有传递信号的功能,使血管处于持续的舒张状态,血压降低,抑制 心肌细胞增殖,维持其正常的有丝分裂;少量 正性心肌及心输出量的作用,并抑制白细胞黏附、浸润而减轻炎症介导的心肌细胞坏死,进而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操作中发挥细胞保护作用思考视为大气污染物,没想到它会在生命过程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这会给我们什么样启示。 板书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问欲认识两种氮氧化物
3、流,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交流讨论】 1、 原电池概念:原电池是把 转变为 的装置。 2、 以 电池为例,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锌电极 : ( 反应 ) 铜电极: ( 反应 ) )负极_电子,化合价_,发生_反应;电子流出的一极正极 _电子,化合价_,发生_反应。 电子流入的一极(2) 一般活泼的金属为 _,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 实验探究 2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对比实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