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
C aCO 3 C aO CO 2 高温 + C aO + H 2 O C a(OH) 2 贝壳起到提供 碱-消石灰 的作用.主要成分发生的化学变化为: 从海水中的镁离子到金属镁,经历的化学变化: Mg2++ 2OH= Mg(OH)2 Mg(OH)2+ 2HCl= MgCl2+ 2H2O MgCl2 通电 Mg+ Cl2 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的就地取材 利用海滩上的贝壳
:留下约 ,其余粗产品和水按照质量比 2: 1混合,溶解、加热浓缩、再冷却结晶、过滤得到较高纯度的硝酸钾晶体。 考虑:设计实验证明重结晶后 KNO3晶体纯度提高。 KNO3+ 2ml水 KNO3+ 2ml水 无白色 AgCl↓ 有白色 AgCl↓ 2滴 AgNO3 2滴 AgNO3 制备 KNO3粗品 实验方案整合 趁热过滤,回收 NaCl晶体得 KNO3饱和溶液 (含 NaCl溶液 )
_____ ; __ ____ ______ __ ______ __ __ ____ ________ ______ __ __ ____ __ ; __ ____ ________ ______ __ __ ____ ______ __ ______ __ __ ____ __ ; __ ____ ________ ______ __ __ ____ ________ ___
+H2O 2Na2O2+4HCl=4NaCl+2H2O+O2 ↑ Na2O Na2O2 供氧剂、强氧化剂、漂白剂 钠的两种盐 Na2CO3和 NaHCO3 碳酸钠 (Na2CO3)俗名 纯碱 ,也叫 苏打 ,碳酸氢钠 (NaHCO3)俗名 小苏打。 (1) Na2CO3和 NaHCO3在水中的溶解性 步骤 1g Na2CO3 1g NaHCO3 样品外观 ① 加 1m L水 ② 加 10mL水
HNO3和稀 H2SO4的混合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L1和L1。 若向该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则最多能溶解铜粉的质量为( )。 A B C D D 三、金属与 HNO H2SO4混酸反应的计算 在 100mL混合酸的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向其中加入 ,微热,使其充分反应。 (1)求溶液中 Cu2+ 的物质的量浓度。 (2)若要使 ,且溶液中只存在一种盐
Jay_h1218 奉上 【爱文库】 核心用户上传 三、基本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人们习惯称 Jay_h1218 奉上 【爱文库】 核心用户上传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金属的存在:除了金、铂等少数金属外,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Jay_h1218 奉上 【爱文库】
癿是 CH最强酸 HClO最强碱 CsOH、地壳中含量最多癿金属和非金属 Al 和 O 找半导体:在“折线”附近 Si Ge Ga 找农药:在磷附近 P As S Cl F 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材料:过渡元素 Fe Ni Pt Pd Rh (3)比较或推断一些性质 特 殊位置癿元素及元素癿特殊性 (1)周期表中特殊位置癿元素 ①族序数等亍周期数癿元素: H、 Be、 Al、 Ge。
体 、 土壤胶体 特殊: AgI胶粒随着 AgNO3和 KI相对量不同,而可带正电或负电。 若 KI过量,则 AgI 胶粒吸附较多 I- 而带负电;若 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 Ag+而带正电。 当然,胶体中胶粒带电的电荷种类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 C、同种胶体的胶粒带相同的电荷。 D、固溶胶不发生电泳现象。 凡是胶粒带电荷的液溶胶, 通常都可发生电泳现象。
[知识网络] 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 规律 较强的氧化剂+较强的还原剂 较弱的还原剂+较弱的氧化剂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整理归纳] 比较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六种基本方法 1.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 ⑴同周期 氧化性:左<右 还原性:左>右 ⑵同主族 氧化性:上>下 还原性:上<下 2.根据金属(非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 ⑴金属 还原性(活动性)
+HCO3 从自然界中获取铁和铜 高炉炼铁 ( 1)制取 CO: C+O2 === CO2, CO2+C ===CO ( 2)还原(炼铁原理): Fe2O3 + 3CO === 2Fe + 3CO2 ( 3) 除 SiO2: CaCO3===CaO+CO2↑, CaO+SiO2===CaSiO3 炼铜: →电解精制; : Fe + CuSO4 = FeSO4 + Cu; 一、 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