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
D.沿光滑斜面下滑的小车 9.下列情况中加速度最大的是 ( ) A.列车在 50s 内速度从 8m/s 增加到 18m/s B.汽车启动后 5s 末速度表指示在 36km/h s t o A B o C ( a) A t 图 111 B C (b) v v/ms1 O t/s 1 甲 3 乙 图 113 O t/s T1 T2 v/ms1 图 112 C.玩具子弹由静止加速至 50m/s 用了
若忽略空气阻力,物体下落快慢有何规律。 通过实验解决并开始实验 重要的知识要由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得出,使学生获得第一手资料 从实验知道物体做何种运动。 选择纸带,描点、测量、计算并判断最终得到结论:匀变速直线运动 其加速度怎样。 并出示表格记录所有数据,启发诱导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平均值 铁锤 弹力球 石头 乒乓球 用 2/tsa 计算出加速度的值并填入表格,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受的重力无关。 ( 2)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 度是 g。 难点: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的方法。 四、教学资源 器材:五分硬币和纸片,毛钱管和抽气机,频闪照片, DIS多种传感器等。 Inter网络、图书资料等。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物体为什么自由下落;二是物体下落快慢的争论 ; 三是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四是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4 针对性练习: 一、选择题 1.( 2020 浙江杭州,第 5 题)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远 B.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的最远 C.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近 D.朝各个方向跳都一样远 【答案】 D 2.( 2020 年浙江衢州 第 11 题)小明同学在学习了运动和力的知识后有了以下
我国古代的历史成就等。 理解平衡的概念,是研究有关共点力作用下 物体平衡问题的基础。 可 结合实例设计设问,帮助学生建立 平衡的概念。 活动 I DIS实验 共点力作用下 物体平衡的条件是本节课学习的重要物理规律, 应用 DIS实验物有利于学生的自主 探究体。 活动 II 课件交流 课件交流介绍张衡及其成就,应在课前一周左右让学生提前准备。 活动 III 学习交流 学习训练要有分层的要求
,通电导体棒 ab垂直放置在导轨上, 已知导体棒质量 m= 1 kg,长 l= m,通过的电流 I= A,方向如图所示,导体棒与 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 33。 若使导体棒水平向右匀速运动, 要求轨道内所加与导体棒 ab 垂直的匀强磁场 的磁感应强度 最小,则磁场的方向与轨道平面的夹角是 (g= 10 m/s2) A. 30176。 B. 45176。 C. 60176。 D. 90176。
结 问题 II 设问 3 与平衡力 区 别 与平衡力 联 系 牛顿第三定 律 流程图说明 情景 视频,设问 1 通过观看神舟六号飞船升空过 程的视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问 1 引入新课。 活动Ⅰ 演示实验 1 演示实验 1:吹起的气球当放开后将在空中飞行。 演示实验 2:让两名同学穿上溜冰鞋站在教室前面手推手。 设置上述两个演示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光合作用 ” 从字面上看,就是由光参与的合成物质的过程。 首先就是要吸收光能,哪类物质可吸收光能呢。 色素是如何吸收光能的。 视频:光能的吸收 课件:光反应的过程 叶绿素 a 失去 e 后将如何变化 ? 叶绿素 a 不断得 e失 e构成一个循环, 看视频描述过程 看课件描述过程 结合视频和课件的演示,学生边看图边描述光反应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 4. NADPH形成
e all cold and wet, started crying 尤其是 whose 引导的定语从句及间隔性定语从句。 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阅读 微技能和用 英语 思维、推理、判断的能力。 能用 First、 Next、 Then、 Finally 来口头陈述事件。 Ⅲ、 教学设计 A. Warming up: Task 1: Ta lking about natural
C. 3 种 D. 4 种 日本地震引起的核泄漏中放射性物质主要是 Cs 和 131I,其中有关 127I 与 131I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27I 与 131I互为同位素 B. 127I 与 131I互为同素异形体 C. 127I 与 131I是同分异构体 与 Cl 均属Ⅶ A族, I比 Cl 活泼 某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 A,它的阳离子 Xn+核外有 x个电子,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