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
D . 铝 铁 蔗糖溶液 本节形成性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B 有些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也能发生 C 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D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仅表现为热量变化 ,错误的是( ) A .化 学变化中总伴随能量的变化 B .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都叫做反应热 C
(A- x+n)mol m,中子数为 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m+n) W g,则此氧原子的质量为 (m+n)W g ,欧洲一科研小组,是 6630Zn 和 20882Pb 两种原子发生核聚合,并释放一定数目的中子,从而制得质量数为 227的 112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则这一核聚合的工程中释放的中子数是 ( ) 10B 和 11B。 硼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 ,则 11B
( ) A、 B、 C、 D、 ,下列关系中一定正确的是 A 质子数=核电荷数 B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C 质子数≠中子数 D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A B C D 11. 199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荷兰科学家,他们研究了亚原子粒子之间电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 为粒子物理理论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数学基础,根据他们的理论可以精确计算夸克的质量
A. 1g H2所含的原子个数 B. 4g氦气所含的原子个数 C. 23g金属 Na 全部转变为金属离子 (Na+)时失去的电子个数 D. 16g O2所含的分子个数 7. 对于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 3 B. 含硫元素的质量比是 5∶ 4 C. 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5∶ 6 D. 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 1∶ 1 8. 1
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 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①、②、③(如右图所示)则曲线①、②、③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 ① 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 ℃,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 5518 kJ/mol。
πR, 2πR B、 0, 2πR C、 2R, 2R D、 2πR, 2R 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刻与位置相对应,时间与位移相对应 B、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刻 C、 1min 只能分为 60 个时刻 D、时间的法定计量单位是秒、分、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 5s 时就是指 5s 末 B、在 5s 时就是指 5s 初 C、在 5s 内就是指从 4s 末到 5s
用,通过对实例进行分析、比较的讨论,归纳得出结论,老师要注意适时启发和“点拨”。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 2 课时。 六、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图 质点 模型 活动 I 观察图片 设问 2 情景 I 演示实验 设问 1 位移公式 活动 II 巩固练习 路程 位移 时间 时刻 情景 II 观察 1 设问 3 情景 III 观察 2 设问 4 速度 2.教学流程图说明 情景I 演示实验,设问 1 “
方法引出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强调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学生活动:认真听课、记笔记。 4. 教学环节:辨析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 教师活动:介绍平均速率,以及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之间的区别。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什 么时候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 5. 教学环节:进一步理解平均速度。 教师活动:结合 st 图对平均速度进行深入讲解。 学生活动:书上自主学习的第一题和第二题;课堂练习,做
大,加速度很小 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解题小结: 针对训练 1.关于 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的速度特别大,其加速度也一定大 B.运动物体的速度非常小,其加速度也一定小 C.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 D.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可能很大 二、 加速度的理解 【例 2】
____. 、归纳:①描述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简称速度。 ②在直线运动中, 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运动方向相同。 它的大小叫瞬时速率。 在技术上通常用速度计来测瞬时速率。 ③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时刻瞬时速度都相等,且与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在位移时间图像中,图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越大,速度越大。 斜率为正,表示速度方向与所选正方向相同